[实用新型]窗户锁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2011.1 | 申请日: | 200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吕镇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镇隆 |
主分类号: | E05F7/08 | 分类号: | E05F7/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扣锁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窗户的扣锁装置。
一般窗户是藉由把手的枢转作开启及闭合动作。然而,用户为保持室内通风,窗户开启后,盗窃者易于由此进入行窃。如果只是将窗户开启较小的缝隙,盗窃者也可从外部伸手推开而入内。除非,窗户永远保持关闭状,这将导致室内完全无法通风,失去窗户的基本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户扣锁装置,使窗扇既可从窗户的一侧开启,又可开启窗户的上侧,使其具有气窗的功用,不仅可达室内通风功能,而且具有防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而提供一种窗户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卡扣体,分别固设于窗框上;
一平开机构,设于窗扇侧缘,包括一设于窗扇侧缘中间的枢纽部、一连接于枢纽部并设于窗扇侧缘上的作动片及枢接于作动片两端的两驱动部,其中该作动片上设有凸柱,该凸柱可被驱动地卡入或滑出卡扣体;及
一上悬机构,设于窗扇顶缘,包括一移动片、一固定片及一转动片,其中该固定片一端设有铰链枢接于窗框,该移动片的一端是连接于平开机构的驱动部,而转动片两端分别枢接于固定片及移动片。
所述的窗户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部包括一设于窗扇周缘拐角处的L形弯杆,一滑动片贴设于该弯杆的内表面与该弯杆形成滑动配合,两枢接片分别连接于该滑动片两端,该两枢接片的另端分别连接该平开机构的作动片以及该上悬机构的移动片。
所述的窗户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开机构的枢纽部包括互相扣合的上盖、下盖及一转盘,该下盖中央设有一具有圆孔的凹底提供转盘设置,该下盖并设有两缺槽用以提供该作动片插设,该作动片中央的表面设有一列缺口,而该转盘周缘设有多个突片,该突片的其中一个会卡入于其中一缺口,把手插设于该转盘中央设的方孔内。
所述的窗户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悬机构的移动片上设有突柱,该上悬机构的固定片与之相应处设有一开口朝下的凹槽,该突柱伸入于该凹槽内,而该固定片异于设置铰链的一端设一凸柱枢设于该移动片上所设的长槽内,而该转动片一端是枢接于该移动片上,该转动片另一端设有一向上的突柱枢设于该固定片上所设的穿孔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锁扣装置,既可从窗户的一侧开启,又可开启窗户的上侧,使其具有气窗的功用,不仅可达室内通风功能,而且可以防止盗窃者入内行窃,具有防盗的效果。
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如下图式,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可由之更为清析明确。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窗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开机构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开机构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悬机构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7为窗户开启呈气窗状的示意图;
图8为窗户平开状态示意图;
图9为窗户上悬开启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并配合图2及图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包括一平开机构10、一上悬机构20及多个卡扣体30,31。其中,该平开机构10及上悬机构20是设置于窗扇40的周缘;而该等卡扣体30、31是设置于窗框50的内缘(参阅图7)。
该平开机构10设置于窗扇40的侧缘,包括一枢纽部101、两作动片102,103、及两驱动部104,105。其中,该枢纽部101包括一上盖106、一下盖107及一转盘108(参阅图2)。该下盖107中央设有一具有圆孔109的凹底110提供转盘108设置,另外,该下盖107并设有两缺槽用以提供作动片102,103插设。其中作动片102中央的表面设有一列缺口111,而该转盘108周缘设有多个突片112,当转盘108设置于凹底110时,该等突片112的其中一个会卡入于其中一缺口111,当旋转转盘108时,该等突片112会带作动片102移动。把手60插设于该转盘108中央设的方孔内。至于该上盖106的构造形状完全与下盖107相同,不再多加赘述,是用以盖合下盖107。
该作动片102的顶端113连接于驱动部104。该驱动部104包括一L形弯杆114、一滑动片115贴设于弯杆114的内表面、两枢接片116,117分别设于滑动片115两端。其中枢接片116与上述的作动片102的顶端113连接。另一枢接片117则与上悬机构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镇隆,未经吕镇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扶手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子宫腔内加压止血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