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井口高架储油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1035.3 | 申请日: | 200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旭;王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油田金海金属结构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8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井口 储油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口高架储油加热装置,属油田地面储油装置类。
稠油开采集输过程中需要地面加热设备,对输油管道及罐内的稠油保温,来自管线中的原油输送到高架罐存储、拉运,往往由于油稠原因造成罐体排放困难,目前,主要利用水套炉加热及电热棒、电加热装置,使浸浴在水套炉中的原油管线受热,从而达到加热原油的目的,采用这类方法罐体易出现烧干、爆炸现象,采用电加热锅炉能自动控制,但耗电大,加热不均,致使原油成本增加,采用导热油炉加温方式因导热油成本高,还需定期更换油料,额外配套循环泵,加温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因其保温措施差或其它人为原因造成进入高架罐已变稀的原油因温度下降又变稠,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井口高架储油加热装置,与真空加热炉配合使用时,能克服上述缺点,经检索中国专利1985-2000年9月未见报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便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油田井口高架储油加热装置,该装置以纯净水作为传热介质,它不仅使罐体内稠油受热均匀,而且加热迅速,热传导能力强,热效率高,温度、压力可通过装置中罐体外的加热炉体进行控制,使罐体使用寿命延长且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是这样的:
本实用新型由外真空加热炉和罐体组成,罐体被安放在支架上面,在罐体内布有互为错列平行的排管(3)该排管被焊接在立管(4)上面,每根排管与立管互为连通,在管体外有一进气管(6)与立管(4)相接,进气管通过连通管(10)与罐体外真空加热炉(9)相接,排空管(1)分别与各排管(3)连通,罐体在工作时,将井站内待输送的稠油经井地面管线由罐体进油口位置注入罐体内,利用地面加热系统中的真空加热炉所产生的蒸汽输送到罐体中,进气管(6)内气体经罐内立管(4)到达排管(3),当管蒸汽循环系统内压力达到0.8Kg/cm2时,再打开排空管(1),将排管(3)内空气排空,然后关闭排空管(1)通入蒸汽,因管内外有温差存在,此时罐体排管内的蒸汽与管外通过管壁进行充分热交换,使排管外稠油温度上升至摄氏85-90度左右,达到加温稠油目的,此时管内温度冷却,水又经回水管(7)回流至外真空炉内,从而完成一次加温循环过程,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利用的外部加温设备是一台外真空加热炉(9),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定量的工质纯净水,加热产生汽化与炉体内的盘管换气冷凝,循环后又产生热量供井站取暖及罐体原油加温,真空加热炉工作时燃烧室下部的真空腔温度升高。当真空炉盘管中工质纯净水在管道及罐体排管循环系统内的工作环境达到摄氏40度、压力-0.95Kg/cm2状态时,形成真空,从而使液体汽化,热交换能力提高,因被加热纯净水介质为设定温度,传热均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炉已经申请中国专利,详细结构,在此不再论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蒸汽与排管换热冷凝循环直接对稠油加热方式,即在罐体内使用排管,排管外与待加热的原油相接触,管子与管外真空加热炉直接连通方式,这样可使罐体的排管内部纯净水在加热后很快汽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热能转换传递作用,较水套炉间接传导方式,耗气量少,较用导热油传递的方法,省去了强制循环泵装置。
另外,由于罐体内排管均匀,增加了罐体内被加热稠油接触传导面积,因而稠油具有升温快,温度均匀,不结焦的特点,这样可有利于罐原油排放。
本实用新型还克服了电加热方式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耗电量多的弊端,使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大幅度下降。据统计,以储量50m3罐体为例,稠油在加热时,日用电量:1177.5度,每度电0.42元。一天电价494.5元,如采用本实用新型加热方式,用蒸汽加热,每小时耗气量为6m3天燃气价格:0.5元/m3,一天燃料费为72元,每年节约15.42万元。
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又可对原加热装置进行改造,当与真空加热炉配套使用时,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可广泛用于油田原油输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图1A-A剖面示意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B向示意图
图中:排空管1、罐体2、排管3、立管4、封头5、进气管6、回水管7、鹤管8、外真空加热炉9、联通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油田金海金属结构电器厂,未经辽河油田金海金属结构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1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