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0110.9 | 申请日: | 200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8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商玉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模具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防止弹簧残片损坏模具的模具改良结构。
在冲压加工过程中,模具的冲头易与工件粘在一起,因此,在模具设计时通常都设有辅助脱料结构来克服此问题。
如图1所示,是现有模具结构的示意图,其上模100包括利用螺丝(图未标示)而彼此叠合固定在一起的上模座102、上垫板104及公夹板106。上模100上形成有若干个贯穿该上垫板104及公夹板106而用来收容弹簧112的收容孔108(图中仅显示一个),另外,该公夹板106朝下延伸出若干个用来对工件150冲压加工的冲头110(图中仅显示一个)。在公夹板106与工件150的间设有一卸料板120,该卸料板120是通过螺栓140而与公夹板140连接在一起,其中,该螺栓140仅是螺锁固定在卸料板120上,其与公夹板106之间并未相互固定因而彼此之间可以相对运动。卸料板120上对应开设有供公夹板106上的冲头110通过的通孔122。在冲压加工过程中,该上模100向下运动使公夹板106抵接卸料板120,此时该弹簧112被压缩,且冲头110完成对工件150的冲压加工;当上模100回升时,该弹簧112将释放其弹性势能而抵顶卸料板120,使卸料板120对工件150产生一作用力,进而避免冲头110与工件150粘在一起。
但是,上述的弹簧112在长期使用后易老化断裂,或者因为超过最大变形量而断裂,因而产生若干硬度较大的弹簧残片114。当机械设备震动时,该等弹簧残片114极易掉入公夹板106与卸料板120间的缝隙中,因此在再次冲压时,极易造成模具变形或将模具打爆,不仅影响工件150的品质,且增加了修模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可防止弹簧残片损坏模具的模具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模具改良结构包括一上模、一卸料板、若干个弹簧及若干个垫块。该上模包括由上而下依序通过螺丝螺锁固定的上模座、上垫板及公夹板,该上模内部形成有若干个贯穿该公夹板与上垫板且延伸进入上模座的收容孔,且公夹板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凸伸有若干个冲头。该卸料板是可相对运动地连接至上模,其在对应公夹板冲头的位置开设有供该冲头通过的通孔。该弹簧收容于上模的收容孔内,其直径略小于收容孔的直径。该垫块是一阶梯状的圆柱体,包括一基座及一自基座上表面中央垂直向上凸伸而成的凸台,该基座的高度略大于上模与卸料板间最大缝隙的高度,而基座的直径略小于收容孔的直径但大于该弹簧的外圈直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模具改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可有效避免模具被损坏等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现有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改良结构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模具改良结构包括一上模20、一卸料板40、若干个弹簧60(图中仅显示一个)及若干个垫块80(图中仅显示一个)。
该上模20包括利用若干螺丝(图未标示)而彼此叠合固定在一起的上模座22、上垫板24及公夹板26。上模2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该公夹板26与上垫板24且延伸进入上模座22内部的用来收容弹簧60的收容孔30(图中仅显示一个)。上模20还设有若干个贯穿该上模座22、上垫板24及公夹板26的通孔32(图中仅显示一个),该通孔32下端的直径小于上端的直径。该公夹板26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凸伸有若干个冲头34(图中仅显示一个)。
该卸料板40上,对应于公夹板26上的冲头34开设有供该冲头34通过的通孔42,而对应于上模20的通孔32则设有供螺栓90锁入的螺孔44(详述如后)。
该弹簧60是收容于上模20的收容孔30内,且其直径略小于收容孔30的直径。
该垫块80是一阶梯状的圆柱体,包括一基座82及一凸台84,该凸台84是自该基座82上表面中央垂直向上凸伸而成。该基座82的高度略大于公夹板26与卸料板40间最大缝隙的高度,而该基座82的直径略小于收容孔30的直径但略大于该弹簧60的外圈直径。该凸台84的直径小于弹簧60的内圈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0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