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易拉罐无效
申请号: | 00259761.6 | 申请日: | 200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敬田 |
主分类号: | B65D17/34 | 分类号: | B65D17/34;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易拉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容器,尤其是由拉环、密封条、拉开刻线构成的拉环装置和罐体组成的液体易拉罐。
目前市面上的液体易拉罐的拉环装置的起点设置在罐体表面中心,由于结构所限,整个拉环装置要被拉掉才能展现其饮用开口,才可饮用其中饮料。其打开方式是:拉动拉环,拉环带动密封条开始脱离罐体,然后从罐体中心拉向罐体边缘,因为罐体表面事先预留一条与密封条形状相同而且首尾相接的完整的拉开刻线,所以整个拉环装置最终被拉了下来,随即被不经意地扔掉了。被扔掉的拉环装置极不容易回收,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拉环装置在最后拉掉时需用力较大,此时往往由于易拉罐把持不稳产生震动导致其中饮料外溢,既造成浪费又会弄脏人们的衣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易拉罐,与市面上的液体易拉罐不同的是:拉环装置的起点设置在罐体表面的边缘,其打开方式是:拉动拉环,拉环带动密封条开始脱离罐体,然后从罐体边缘拉向罐体中心,罐体中心即拉开过程的终止位置,整个拉环装置不被拉下,将其顺势折倒,此时饮用开口已经完全展现,可方便饮用其中的饮料,拉环装置仍与罐体相连成为一体,可以一同回收,即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利于节约能源。由于拉环装置不被拉下,所以对使用者来说较为省力而平稳,也不会因罐中饮料外溢造成浪费或弄脏人们的衣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体易拉罐,由拉环、密封条、拉开刻线构成的拉环装置和罐体组成,其特征是:密封条(2)为英文字母L形状,它外围预留的拉开刻线(3)不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完整刻线,在拉开过程终止位置留有一段与密封条(2)顶端宽度相等的空白;拉环(1)设置在密封条(2)的尾端,其打开方式是拉动拉环(1),拉环(1)带动密封条(2)尾端开始脱离罐体(4),然后拉向密封条(2)顶端,其顶端即拉开过程终止位置,此处是一段空白,没有预留拉开刻线(3),因此整个拉环装置不被拉下,仍与罐体(4)相连成为一体,可以一同回收;上述密封条(2)可以是英文字母L形状,可以是英文字母C形状,可以是左转180度反向英文字母L形状,可以是左转180度反向英文字母C形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拉开示意图。
图中:1、拉环2、密封条3、拉开刻线4、罐体
本实用新型由拉环1、密封条2、拉开刻线3、罐体(4)构成。密封条(2)为英文字母L形状,它的顶端位于罐体表面中心,尾端位于罐体表面边缘,拉环(1)设置在密封条(2)的尾端,拉开刻线(3)与密封条(2)形状相同,但它不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完整刻线,在L形状密封条(2)的顶端留有一段空白。其打开方式是拉动拉环(1),拉环(1)带动密封条(2)的尾端开始脱离罐体(4),然后顺着密封条(2)的形状向上拉动,一直拉到它的顶端,因其顶端没有预留拉开刻线(3),拉开过程就此终止,整个拉环装置不被拉下,将其顺势折倒即可饮用其中饮料。与市面上的液体易拉罐相比,拉环装置与罐体(4)始终保持一体,可以一同回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即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保贵的铝资源,属于环保型节能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敬田,未经刘敬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床式多功能组合健身器械
- 下一篇:随身小型手电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