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栓接合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00259724.1 | 申请日: | 200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和 |
主分类号: | F16B39/28 | 分类号: | F16B3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接合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构件,特别是一种螺栓接合定位器。
在现今的工商社会里,人们对于物品要求日趋严格,其观念不再停留在有东西就好的旧思维里,所以有许多商人大感生意难做,在以前农业社会大家都能接受经组合为一体,且朴素不花俏,或制程较为粗糙的产品,如第1图所示,系为一种依附于两对接件1、2上的螺栓11与螺孔21。螺栓11系设置于对接件1底面的中心,而螺孔21则对应于螺栓11设置对接件2的中心,藉以旋锁螺接的方式,将对接件1、2固定连接。但这种结构常常会因螺栓11设计上的误差,致使对接件1、2旋锁螺接紧迫后,才发现该对接件1、2的边角无法整齐对位。若将对接件1、2边角整齐对位,又令对接件1、2螺接不紧,而使接合面产生细缝。不论如何旋锁螺接都无法达到外表美观的效果。若购买到设有图案、花纹或颜色的对接件1、2,在组装后才发现对不齐时,这将令人为之不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微调、结合定位效果好的螺栓接合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弹簧及螺母;基座中心设有两端构成环形上、下内止口以形成等角多边形缓冲空间的等角多边形通孔;弹簧为构成中心穿孔的压缩弹簧;设有大于弹簧中心穿孔的螺孔的螺母外表面与等角多边形缓冲空间相对应;弹簧及螺母容设于基座的缓冲空间内,并令弹簧顶端及螺母底面分别抵贴于基座的上、下内止口上。
其中:
基座外周一端表面边缘环设圆形固定垫。
固定垫上设有数个可供旋锁的固定孔。
固定垫为圆形。
螺母一端表面边缘系环设等角多边形的底垫。
螺母外表面套设弹簧,并以其底垫支撑弹簧底端。
螺母外表面为圆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弹簧及螺母;基座中心设有两端构成环形上、下内止口以形成等角多边形缓冲空间的等角多边形通孔;弹簧为构成中心穿孔的压缩弹簧;螺母外表面与等角多边形缓冲空间相对应;弹簧及螺母容设于基座的缓冲空间内,并令弹簧顶端及螺母底面分别抵贴于基座的上、下内止口上。当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分别设有螺栓的对接件及组接孔的对接件上时,本实用新型以其基座嵌装于对接件的组接孔内;将对接件螺栓旋锁入螺母的螺孔内,并相互螺接,当两对接件的接合面紧密贴平而其边角尚未对齐时,可再稍加施力旋锁,压挤弹簧,使螺栓与本实用新型分别依附的对接件在相互旋紧接合时仍可强迫旋动,且可微调至特定的对应位置,不仅可进行微调,而且结合定位效果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应用于两对接件上的习用螺接元件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分解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分解示意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组合示意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组合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31、弹簧32及螺母33。
基座31中心设有两端构成环形上、下内止口312、31 3以形成缓冲空间314的等角多边形通孔311,基座31外周一端表面边缘环设圆形固定垫315,并于固定垫315上设有数个可供旋锁的固定孔316。
弹簧32为构成中心穿孔321的压缩弹簧。
螺母33设有螺孔331,其圆形外周与弹簧32的中心通孔321相对应并穿设,其一端表面边缘系环设等角多边形的底垫332。
弹簧32套设于螺母33外周,其底端抵撑于螺母33底垫332上;弹簧32及螺母33容设于基座31的缓冲空间314内,并令弹簧32顶端及螺母33底垫332底面分别抵贴于基座31的上、下内止口312、313上。
如图4、图5所示,当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螺栓41的对接件4及设有带扩孔51的组接孔52的对接件5上时,对接件4的螺栓41与本实用新型螺母33螺孔331相对应并螺接;对接件5的扩孔51及组接孔52分别与本实用新型,基座31外周及固定垫315相对应并嵌套,于扩孔52底面设有与基座31固定垫315上固定孔316相对应的螺孔53。本实用新型以其基座31外周及固定垫315嵌装于对接件5的组接孔52及扩孔51内,并藉由穿过固定垫315上固定孔316螺锁于对接件5扩孔51底面螺孔53内的螺栓4螺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和,未经陈文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