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果园遮雨棚的改进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59413.7 | 申请日: | 200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2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荣灿 |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果园 雨棚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树的栽培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果园遮雨棚的改进结构。
传统的果树栽培采用露天种植方式会受到雨淋,而雨水会给果树带来一些病虫害。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提高,果树作物的栽培也随之而逐渐朝向少用农药的方向迈进。为此,果农便在果园的上方搭设防雨用的棚架以避免雨水所带来的病虫害,而据以减少喷洒农药的次数,如此不但可减少对大地环境的污染,且减少水果的农药残留量。
但是,习用的果园防雨用棚架必须在果园现场组装搭设,相当费事耗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前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果园遮雨棚的改进结构,使在果园现场组装便利、省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有:
架体组,各包含两个相隔预定距离的支架,在支架顶部左右侧各设有一环圈,另一支架顶部左右侧也各设有一环圈,以一钢索架设在环圈之间,以及另一钢索架设在环圈之间,以及顶篷组件,包含有预定数目的管件以及一塑胶布,该塑胶布嵌塞在间隔预定距离的管件底面的缺槽内,而呈撑开状态;其特点在于:各管件的长轴两端顶侧各固设有一悬挂构件,该悬挂构件具有一水平基板,该水平基板的左右侧缘分别向下延伸一侧板部,通过固定元件将该二侧板部固设在管件的左右侧面上,另自该水平基板的前后侧缘分别往上延伸一立板部,在该二立板部的顶段内侧面间枢设一滑轮,钢索顶侧贴附在滑轮的滑槽底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在于组装的便利、省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架体组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顶篷组件2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悬挂构件30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2沿4-4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顶篷组件20已安装在架体组10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6-6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架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顶篷组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顶篷组件已安装在架体组上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根据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
架体组10,各包含有两个相隔预定距离的左支架11与右支架12,在该左支架11的顶段前后侧各设有一环圈111、112,该右支架12的顶段前后侧则各设有一环圈121、122,以一第一钢索13架设在环圈111、121之间,以及一第二钢索14架设在环圈112、122之间,该第一、二钢索13、14相互平行。
顶篷组件20,主要包含有预定数目的管件21以及一透明塑胶布22,该管件21呈直杆状,其截断面概呈矩形,其底面沿长轴向开设一缺槽211;该透明塑胶布22通过若干软质塑胶塞条221分别嵌塞在间隔预定距离的管件21底面的缺槽211内,而呈撑开状态。
另在各管件21的长轴两端顶侧各固设有一悬挂构件30,如图3所示,该悬挂构件30是以诸如钢、铁之类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一水平基板31,该水平基板31的左右侧缘分别向下延伸一侧板部32、33,通过固定元件34将该二侧板部32、33固设在管件21的左右侧面上,另自该水平基板31的前后侧缘分别往上延伸一立板部35、36,在该二立板部35、36的顶段内侧面间枢设一滑轮37。
在组装上,顶篷组件20先在工厂内事先组好,并折收在一起,运至果园现场后将第一、二钢索13、14分别依序通过顶篷组件20的各个悬挂构件30的滑轮37下方,再把第一、二钢索13、14的末端绑紧,并将塑胶布22完全撑开如图5所示即可;另如图6所示,钢索14顶侧贴附在滑轮37的滑槽底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利用各个悬挂构件30的滑轮37设计,当顶篷组件20在卷收及撑开的过程中,摩擦力较小,所以可让卷收及撑开的动作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用来固定透明塑胶布的管件41呈凸弧状,在该管件40的中段及两端上方分别设有一悬挂构件30,配合三条钢索将顶篷组件40撑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荣灿,未经林荣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