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包精炼炉炉盖无效
申请号: | 00258709.2 | 申请日: | 200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锦;田永奋;姜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F27B14/12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爱华,尹秀峰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精炼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精炼炉炉盖,特别是涉及优质钢的精炼炉装置,属于炼钢技术领域。
现有的钢包精炼炉炉盖,如图5所示,一般通过电极对钢液进行加热,炉盖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设有烟道,中层及下层没有烟道;中层设有水冷装置、加料装置、取样装置、盖的升降装置,炉盖下降最低位置为炉盖与钢包口平齐。
上述炉盖的烟道只设在上层,因此烟道口断面较小,同时炉盖底部与钢包口平齐,由于钢包口结渣后不平,炉盖底面不可能与钢包口全部接触,所以钢包精炼产生烟尘,一部分从烟道抽走,一部分从炉盖底部与钢包口的缝隙中溢漏,除尘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钢包精炼炉炉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炉盖一侧上设有上、下两层烟道,在炉盖上安设有升降装置,在炉盖的顶面有三个电极孔,在炉盖的另一侧安设有加料装置、盖的水冷装置和取样装置,炉盖将钢包上部罩在炉盖里。电极孔中设有氮封装置。炉盖是由无缝钢管盘制密排而成,炉盖侧壁体略呈锥形,下大上小。
附图及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包精炼炉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包精炼炉炉盖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包精炼炉炉盖的A-A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包精炼炉炉盖的B-B剖面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钢包精炼炉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盖、(2)-上烟道、(3)-盖的水冷装置、(4)-加料装置、(5)-取样装置、(6)-盖的升降装置、(7)-钢包、(8)-烟道、(9)-下烟道、(10)-氮封装置、(11)-电极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下面途径来完成的。炉盖(1)上设有升装置是为了在精炼过程和结束换包时炉盖(1)能顺利提起和放下而设置的,炉盖(1)主要由钢管盘制密排而成,钢管内通冷却水,可降低炉盖(1)自身的温度,炉盖(1)上加料装置(4)、取样装置(5)是便于精炼过程中随时掌握钢水的化学成份而设。在炉盖(1)的顶面的三个电极孔(11)中设氮封装置(10),如图三。炉盖(1)将钢包(7)上部罩在炉盖(1)里,如图四。精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一部分通过上烟道(2)进入车间除尘系统,同时一部分压在下面的烟尘通过下烟道(9)进入车间除尘系统,上烟道(2)、下烟道(9)最终合二为一与车间的除尘系统联接。由于炉盖(1)的底部低于钢包(7)的上沿,这样也避免了烟尘从炉盖(1)底部溢漏。彻底解决了除尘效果不好的难题。电极孔(11)中的氮封装置(10)是由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操作安全、可靠、维修方便。除尘效果好、改善劳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8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混凝土件切割机
- 下一篇:磨粉机轧距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