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鞋机的送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56665.6 | 申请日: | 200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忠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25/18 | 分类号: | A43D25/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潭子乡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机的送胶装置。
在制鞋过程中,对鞋底局部上胶再粘贴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如经台湾核准公告的第6921302号“制鞋机鞋底的自动上胶装置”专利案、第76209661号“制鞋机鞋底的自动上胶装置(第二案)”专利案、第81200603号“电脑化数值控制鞋底周缘自动上胶置”专利案、第84202975号“复合式鞋底上胶贴合的烘干输送装置”专利案等均是有关如何提高鞋底上胶效率的新型。
上述新型,其送胶机构均是藉由油压缸来推动,而由于油压缸受电脑程式控制保持在固定速度下工作,使得胶液输出的量,不论在鞋底或周边的那一个位置均相同;但由于鞋底有高底起伏或曲度的不同及每个周边表面积也有差异,故实际上,每个位置所需要的胶量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藉由油压缸输送胶液的设置,容易发生在不需要太多胶液的位置胶液输出过多的情形,而由于胶液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到粘贴的效果,因此,还需要靠工作人员在旁边注意并擦拭,无形中即影响了工作的品质及效率。
而且,当碰到特殊状况的需要时,无法适时调整或更换胶条,也形成在作业上的一大问题。换言之,传统利用油压缸输送胶条的设置,虽然克服了输出胶液的不便,却也因为其需在固定速度下进行而产生与实际作业上相违背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鞋机的送胶装置,是藉由一经由驱动马达、滚送齿轮及一调整机构所组成的机构,使胶条的输送可分段、分不同速度及随时抽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鞋机的送胶装置,其可藉由电脑程式控制驱动马达不同转速,由此,以因应鞋的不同位置而决定胶液输出的量,使作业品质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鞋机的送胶装置,又可藉由调整构件调整齿轮间决定夹持胶条的直径大小,使配合马达转速的变化,以提高上胶的效率;其更可使胶条的输送分段实施,以及胶条抽回更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制鞋机的送胶装置,由箱体、驱动马达、二滚送齿轮组、齿轮座、胶体输送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马达前端设减速机,减速机藉多个螺丝孔配合螺丝锁固至箱体,其减速机的出力端嵌设传动轴连接滚送齿轮组;二滚送齿轮组呈上下设置,其分别具有二斜面齿轮、一主动齿轮或被动齿轮;主动齿轮或被动齿轮另侧套设斜面齿轮;其中,第一滚送齿轮组套设至传动轴端部,而第二滚送齿轮由一支轴穿设至齿轮座中央;齿轮座前端支脚设有供支轴穿过的通孔,其后端并设有孔由一固定轴穿过后固定于箱体内部;其下端靠抵一偏心轴,偏心轴另端与设于箱体外部的调整扳手嵌接;二胶体输送管分别锁接于箱体相对的两侧,其管端位在二滚送齿轮组的斜面齿轮中央附近并保持距离。
齿轮座上端并设置一直立定位柱,定位柱表面设有螺纹并固锁至箱体上,其外部再藉定位柱螺帽锁紧固定。
第一滚送齿轮组为主动齿轮,第二滚送齿轮组为被动齿轮。
支轴或固定轴末端均设有C型夹嵌扣固定。
第二滚送齿轮组两侧设有衬套。
箱体的另侧又设有一支柱。
箱体另侧又设有微动开关。
两组滚送齿轮组对被输送的胶条形成四点夹持力可将胶条平均施力、与夹持,再将胶条往前推送。
通过本实用新型制鞋机的送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效率,使产品品质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局部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平面视图;
图5是图4A-A剖面图;
图6是图5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另一角度平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夹持胶条剖面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送胶装置基本上包括:箱体1、驱动马达2、减速机21、定位柱螺帽11、胶体输送管12、13及一调整扳手14;其中,调整扳手14装设在减速的正对面,胶体输送管12、13则相对穿设在箱体1上,其位置和减速机21平行,定位柱螺帽11则锁设在箱体1的上端。
请参阅图2、3所示,减速机21上有多个螺丝孔22、23、24以便藉由螺丝221、231、241相对锁固于箱体1上,其中减速机的出力端25,通过一插梢26嵌设传动轴27,传动轴27另端则套设第一滚送齿轮组3;由此达到驱动马达2可经由传动轴27转动第一滚送齿轮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饮水机
- 下一篇:可组合的分解式油井套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