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制式曝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56384.3 | 申请日: | 200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7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涤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涤非 |
主分类号: | C02F3/20 | 分类号: | C02F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23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城市污水或其它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降解的污水的装置。
对于可用生物化学方法降解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可采用鼓风曝气污水处理装置。现有装置一般由池体、风机、风管、微孔曝气器、水下推进器等组成,如附图1(以环型生化池为例)所示。图中①为池体,②为风机,③为风管,④为微孔曝气器,⑤为水下推进器,⑥为液面。
工作原理为:水体内培养繁殖大量微生物(污水处理行业称活性污泥),含有有机物的污水进入生化池后与活性污泥混合。使用风机②向风管③通入大量空气,并经微孔曝气器④向水体曝气,空气中的氧气部分溶解于水体。活性污泥在获得大量氧气供应后,活动加剧、繁殖量增大,从而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转化为NO2、CO2和H2O。这样就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池底一般设置水下推进器⑤,其作用是使水体具有一定流速,避免活性污泥沉淀,同时还起到使水体均混的作用。
这种装置存在以下较明显的缺点:1、空气从池底上升至水面历时较短,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充分溶解于水体(一般只有约10%的氧气能够溶解于水体中),能量浪费非常严重;2、采取加大水深的方法以增加溶氧量,就要求风机有较强的风压,这同样需要消耗能量;3、通入水体的空气量大,增加了鼓风、曝气设备及土建的投资。4、水下设备多,损坏率高,而检修更换水底设备时需放空池体,维修、维护极不方便;5、水体上下部物质交换少,均混作用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这种装置能够提高充氧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运行费,节省投资,便于维护、维修。
强制式曝气装置由池体、风机、风管、微孔曝气器、管道泵、曝气管构成,曝气管安装在池体中,其上端位于水体上部,液面以下,曝气管倾斜向下,其下口接近池底;管道泵安装在曝气管内,位于曝气管上部;连接在风管上的微孔曝气器安装在曝气管内,位于管道泵以下,并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
强制式曝气装置与原鼓风曝气污水处理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空气被强制在曝气管内与水体长时间混合,从而大幅度提高氧气在水体中的溶解量,因而能够提高充氧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运行费用。
2、由于充氧效率提高,可相应减少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曝气设备;且微孔曝气器位于水体上部,降低了风机的风压要求;因而可节省设备投资。
3、运行设备位于水体上部,便于维护、维修。
4、曝气管内水流由上至下,使水体上下部物质交换量加大,均混效果好。
附图2(仍以环型生化池为例)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中①为管道泵,②为曝气管,③为风机,④为风管,⑤为微孔曝气器,⑥为池体,⑦为液面。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通过管道泵①使池体⑥上部的水强制进入曝气管②,水流在曝气管中自上而下流入池体下部,曝气管内壁设螺旋纹,使水流产生旋流;使用风机③向风管④通入空气,并通过微孔曝气器⑤对曝气管内的水体曝气。水流由曝气管②下口从池体下部流出,带动周围水体,使池底水体保持适当流速,避免活性污泥沉淀。剩余气体由池底上升至水体表面,剩余气体中的氧气继续在水中溶解,同时对水体搅动,产生一定均混效果。
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化工、食品等需要向液体中溶解氧气或其它气体的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涤非,未经张涤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型尼龙单体反应注射机
- 下一篇:汽车尾部备胎式反冲击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