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化油器漏油自动报警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0256200.6 | 申请日: | 200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庄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庄武 |
主分类号: | B62J37/00 | 分类号: | B62J37/00;B62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化油器 漏油 自动 报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装置,主要涉及一种摩托车化油器漏油自动报警控制器。
现有摩托车用化油器,采用浮子针阀控制油路,当化油器油位到一定高度时,浮子浮起,带动浮子针与化油器内进油孔进行锥度配合,以达到断开油路的目的。目前市场所售的汽油,由于在运输、中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杂质,特别在农村地区,如沙粒、灰粒等,这些杂质颗粒随汽油一同加入油箱,经油管、开关进入化油器。一旦卡在进油孔与浮子针的锥度结合面处,致使浮子针锥度与进油孔锥度间结合不严,使使汽油不断地流进化油器浮子室。当液面过高时就会使汽油从化油器本身设置的溢流管内流出来,如果发现不及时,油就会慢慢全部流失,在此情况下,车子将无法正常启动,如果在骑行中间,还可能因为高压线跳火,使汽油自燃甚至爆炸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使油路自动关闭并可报警的摩托车化油器漏油自动报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采用摩托车电源,具有常开式电磁阀、发声器,发声器安装在摩托车车体上,电磁阀安装在摩托车油箱与化油器之间的油路上,在化油器的溢流管出口处的车体上设置一浮子开关,溢流管与浮子开关的底部相通,电源的正极通过连接线接发声器及常开式电磁阀的正极,电磁阀和发声器的负极接浮子开关的一接触电极,浮子开关的另一极接电源的负极。
所述浮子开关具有一腔室,腔室的底部设置一进出油孔,与化油器溢流管相通,在进出油孔上方的腔室内设置一绝缘浮子,腔室一侧壁上部设置一支撑孔,有一绝缘活动杆,穿过支撑孔,其位于腔室的一端设置在浮子上,腔室外部一端活动杆上设置一金属接触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支撑孔下部的腔室外壁上设置一固定支架,固定架的外端设置一金属接触电极,其与活动杆一端的金属接触电极相对,并与发声器和电磁阀的负极相连。
所述的浮子开关上部设置一气孔,支撑孔上设置有密封胶圈。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当化油器中的油从溢流管进入浮子开关内时,通过常开式电磁阀,可有效地切断油路,并同时发出报警声,提醒骑车人漏油,使骑车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继续漏油,大大提高了摩托车使用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所述的报警器,其电源采用摩托车电源,包括常开式电磁阀3、发声器8,发声器8安装在摩托车车体上,它可以是语言芯片,也可以直接连接在摩托车的喇叭上。电磁阀3安装在摩托车油箱1与化油器5之间的油管4上,在摩托车化油器5的溢流管6出口处的车体上设置一浮子开关7,溢流管6与浮子开关7的底部相通,电源的正极通过连接线9接发声器8及电磁阀3的正极。浮子开关7具有一腔室,腔室的上部设置一进气孔12,腔室底部设置进出油孔,与摩托车化油器5的溢流管相通,在进出油孔上方的腔室内设置一绝缘浮子11,腔室一侧壁上部设置一支撑孔13,支撑孔13上设置有密封胶圈。有一绝缘活动杆10穿过支撑孔13,其位于腔室的一端设置在浮子11上,腔室外部一端活动杆10上设置一金属接触电极,其与电源负极相连,支撑孔13下部的腔室外壁上设置一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外端设置一金属接触电极,其与活动杆外端的金属接触电极相对,固定架14上的电极与发声器8和电磁阀3的负极相连。
在骑车过程中,当化油器5内的油从溢流管6进入到浮子开关7内时,推动其内的绝缘浮子11向上移动,带动活动杆10一端向上移动,利用杠杆原理,活动杆10位于腔室外一端向下移动,接触与其对的固定架14上的电极,接通电磁阀3、发声器8,使常开式电磁阀3闭合,切断油路4的油路。同时,发声器8也发出报警声提醒骑车人漏油,骑车人可用摩托车的油路开关2关闭整个油路。此时,将溢流管6从浮子开关7底部拔出,放掉漏油,浮子开关7的两个电极断开,报警器停止报警,骑车人可采取维修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庄武,未经蔡庄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