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封闭永磁陶瓷阀无效
申请号: | 00255787.8 | 申请日: | 200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0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阎金波;黄涛;阎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金波 |
主分类号: | F16K3/04 | 分类号: | F16K3/04;F16K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永磁 陶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封闭永磁陶瓷阀,在管道中可作为水龙头和开闭器使用。
在CN ZL97211008.9中公开了一种全封闭陶瓷水龙头,由于水龙头采用了全封闭式结构,则必须确保以下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磁力能够转动阀芯,使阀门顺利开闭;二是密封可靠,无内漏。对于这样的两个关键问题,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全封闭永磁陶瓷阀(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由阀体和位于其内部的阀芯及位于其外部的外磁环所组成的全封闭永磁陶瓷阀中,阀体是由下阀体和上阀体所构成,两者连接成除位于下阀体两侧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之外的一个全封闭阀腔。其特征是:阀芯从下向上依次是由陶瓷定片、陶瓷动片、拨杆和轮盘体所组成。陶瓷定片位于下阀体的过水口上,并与其连接成一体。陶瓷动片浮摆在陶瓷定片上,两者形成平面密封关系。陶瓷动片上设有凹槽,拨杆下面的凸台松动地插入凹槽中。拨杆与轮盘体连接成一整体。轮盘体位于上阀体中,沿着轮盘体周向均布两个以上的铁块。外磁环活套在上阀体的外面,其里面沿着周向均布两块以上的永久磁铁,并与轮盘体中的铁块形成一一对应的吸引关系。
上阀体是由壁厚为0.5-2.0mm的薄壁奥氏体不锈钢制作。
众所周知,为使永磁阀门开闭,必须满足以下关系式:
磁力×力臂>开闭阀门的阻力力矩
实际上,它是在最经济条件下的磁力和其作用力臂的优化组合。这里所说的磁力,实质上是两磁铁间的切向吸引力,它远远小于其正向吸引力。且这个吸引力是随着两者距离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其力的大小是十分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杠杆原理,采用轮盘体即轮盘状的内磁体这种结构,增加了磁力作用力臂。同时由于上阀体采用薄壁奥氏体不锈钢制造,使内外磁铁间的距离可小到1.5mm,增大了磁力,所以本实用新型既增加了力臂,又增大了磁力,使阀门能够顺利地开闭。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陶瓷定片与下阀体连接成一体,杜绝由此泄漏的可能性。又由于陶瓷动片浮摆在陶瓷定片上,阀门关闭时,在水压下可保证陶瓷动、定片间的平面密封性能,使之不受拨杆倾斜与否的影响。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陶瓷密封机构的密封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全封闭永磁陶瓷阀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陶瓷定片和陶瓷动片的平面图。
图3是全封闭永磁陶瓷阀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陶瓷定片和陶瓷动片及其装配关系的平面图。
图中 1-下阀体 2-上阀体 3-陶瓷定片 4-陶瓷动片 5-拨杆
6-轮盘体 7-外磁环 8-流入口 9-流出口
在图1中,下阀体1采用ABS塑料注塑而成,上阀体(2)采用1mm厚的奥氏体不锈钢冲压而成,两者连接成除位于下阀体(1)两侧的流入口(8)和流出口(9)之外的一个全封闭阀腔。位于阀腔内的阀芯,从下向上依次是由陶瓷定片(3)、陶瓷动片(4)、拨杆(5)和轮盘体(6)所组成。如图2所示,陶瓷定片(3)和陶瓷动片(4)为圆片状,其上均开有两个扇形通水孔。在陶瓷动片(4)上设有两个凹槽。陶瓷定片(3)位于下阀体(1)的过水口上,并与其注塑成一体。陶瓷动片(4)浮摆在陶瓷定片(3)上,两者同一轴线,形成平面密封关系。拨杆(5)为平板状,镶嵌在轮盘体(6)中,两者成为一个整体。拨杆(5)下面两侧设有凸台,分别插入陶瓷动片(4)上的两个凹槽中。轮盘体(6)位于上阀体(2)中,是采用塑料注塑而成。沿着轮盘体(6)周向均布四个铁块镶嵌在其中。轮盘直径越大,开闭阀门越省力,具体尺寸应由试验确定。外磁环(7)活套在上阀体(2)的外面,其里面沿着周向均布四块以上的永久磁铁,并与轮盘体(6)中的铁块形成一一对应的吸引关系。外磁环的内圈是采用0.3mm厚的奥氏体不锈钢冲压而成。
此种结构由于通水面积小,最适用于水龙头。
在图3中所表示的结构通水面积较大,适用于阀门。其主要特征在于陶瓷密封机构的结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金波,未经阎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5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