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用组合式竹腔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00251980.1 | 申请日: | 200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文兴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4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机械。对竹腔注射甲胺膦等药物,可防治黄脊竹蝗、竹青虫等害虫,其效果达100%。现有的工具是手钻、铁钉、锤、医用注射器,先用钻 或铁钉把竹腔钻一个孔,然后用医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竹腔内。此种方法须两人,一人钻孔,一人注射药液,且须经常换药液,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频繁换药液,影响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人操作,将钻孔与注射药液为一体,大幅度减少上药次数的竹腔注射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来实现,整个装置由手柄12固定,容器3由容器固定架2固定。容器3通过输液管4与注射管11相连,即容器3通过输液管4与注射装置相连。注射装置有注射管11、开关6、开关7、弹簧13、活塞1、输液管4、输液管8。钻孔装置有钻头9、内齿轮10、外齿轮5。其特点是注射装置与钻孔装置通过钻头9与输液管8连接,钻头9可围绕输液管8转动,输液管8伸入钻头9中,并与外界相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注射与钻孔容于一体,有减轻劳动强度,减药液对人体的危害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注射装置是输液管4通过开关6与注射管11相连,输液管8通过开关7与注射管11相连,活塞1伸入注射管11中,弹簧13位于注射管11与活塞1之间。钻孔装置是内齿轮10与外齿轮5偶合,输液管8伸入钻头9中,钻头9固定于内齿轮10中,摇动外齿轮5通过内齿轮10带动钻头9转动,即完成钻孔操作。按下活塞1,开关6内的小球上升,关闭开关6,开关7内的小球向外头方向移动,打开开关7药液即注入竹腔内。当松开活塞1时,由于弹簧13的复位作用,开关7关闭,开关6打开,药液即自动进入注射管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文兴,未经唐文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1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