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挂架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49952.5 | 申请日: | 2000-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秀 |
主分类号: | A47H1/10 | 分类号: | A47H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县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挂架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帘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安装横杆装置。
目前,常见的窗帘挂架结构A,如图1所示,其装置方式,在挂架A另端A1中央设有螺孔A10,和锁固体B前端的螺杆B1螺固,然后将锁固体B锁固在门、窗顶部壁面C上,再使挂架A另端A1的螺孔A10,和锁固体B前端的螺杆B1旋合螺固,完成挂架的装设,但在螺设后,常有下列各种情况发生,使装设者相当困扰。
1.传统挂架虽和锁固体旋合螺固,但挂架旋合至定位时,其挂架一端的穿挂体无法完全控制呈垂直位置,因而无法使杆体穿入。
2.如需将呈偏斜状的挂架旋合调整至垂直位置时而强迫转向,则挂架另端上的螺孔易因锁固体前端的螺杆更加紧紧固,使挂架另端的螺孔周围被外来施力而产生毁坏,或破坏挂架本身结构。
3.虽然因呈偏斜状的挂架再次被旋合调整至垂直位置,足以供杆体穿设,但因挂架长期挂置窗帘,且需承受窗帘向下作用的重力,久之,挂架的承载能力受损,无法永保挂设定位,挂架易被窗帘向下作用的重力而拉向下斜或松脱,难以定位固定。
传统挂架和锁固体之间,藉锁螺迫紧调整定位的操作,也比较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窗帘挂架固定结构,它能使窗帘挂架装设快速简便,且能强化承载能力经久耐用。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窗帘挂杆架后缘端固定结合座及在相对应位置的壁面或天花板固定有壁座,结合座和壁座结合构成窗帘杆架装置;其中结合座两侧延伸有定位凸板,座体上有螺孔,经定位凸板延伸构成座体上端具结合面板,下缘端则为卡置面板,壁座的上缘端形成顶固槽,下缘端则有卡定槽,并向下延伸扳动体,顶固槽和卡定槽间则为内凹结构,在内凹结构处开设螺孔,以螺钉螺固壁座在壁面或天花板上;结合座的结合面板卡置在壁座的顶固槽,其卡置面板向下压置入卡定槽,结合座上下端受壁座上下定位而结合。
本实用新型藉挂杆架、结合座及壁座组成的结构,以结合座的结合面板卡置在壁座的顶固槽方式,可将挂杆架快速简便地装设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其卡置结构完全克服了传统结构无法控制其垂直位置定位的缺陷,同时,在挂杆架受向下拉力时,其卡置面板可向壁面顶持,从而加强挂杆架的承载能力,既保证挂杆架本身不受破坏,而且又保持其正常定位。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传统结构轴测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挂架固定结构轴测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挂杆架、结合座及壁座的组合轴测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固在壁面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壁座和L型固定座装设定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组接型式实施例轴测分解图。
图7是图6的组合示意图。
参照图2、3、4,窗帘挂架固定结构设一挂杆架2,挂杆架2的后缘端开设容置槽20,供结合座3以螺钉30螺固,在相对应的壁面上螺固有壁座4,其中结合座3在两侧延伸有定位凸板31,座体上设有螺孔32,经定位凸板31的延伸使座体上端形成结合面板33,下缘端则为卡置面板34,藉以配合壁座4完成窗帘挂架1的装设,壁座4是由合金所成型,在其上缘端形成顶固槽40,下缘端设有卡定槽41,卡定槽41向下延伸为扳动体42,顶固槽40和卡定槽41间为内凹结构,在内凹处开设螺孔43,以螺钉5螺固壁座4在壁面或天花板上(如图4)。
装设时,将结合座3上端的结合面板33,卡置在壁座4的顶固槽中,而其下端卡置面板34向下压置入卡定槽41,使结合座3上下端受壁座4的顶固槽40及卡定槽41上下定位而结合,完成窗帘挂杆架2的装设,当窗帘挂架1受向下拉力时,卡置面板34可朝向壁面顶持,从而增强窗帘挂架1的承载能力(如图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其壁座4也可运用在窗帘轨道6的装设定位,并和L型固定座7横向板70固结,而以固定座7纵向板71锁固在壁面,再利用顶固槽40和卡定槽41两侧定位其窗帘轨道6的凹槽60,同样可达到快速固定的效果(如图5)。
参照图6、7,本实用新型挂杆架2的后缘开设容置槽20,和壁座4内凹处组接螺固,再以壁座4的顶固槽40及卡定槽41套设在结合座3上下端,使其上下定位结合,而结合座3则螺固在壁面或天花板上,构成另一组接型式的窗帘挂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秀,未经陈文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9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培养基的医用平皿
- 下一篇:惬意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