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8562.1 | 申请日: | 200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华;杨风海;王继跃;翟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运华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郝英涛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肿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的定位装置。
经皮钻颅置管引流近年已普遍应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而准确的血肿定位和准确选择穿刺点、穿刺方向、穿刺深度是穿刺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在国内医生一般都是依靠临床经验、对照CT片进行定位穿刺,手术难度大、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该病的有效治疗。虽然现在国内外也出现了专用定位装置,如三维立体定向仪,它利用某一点的立体定位原理,首先要在脑内找出一个解剖位置相对恒定的结构作为定位原点,然后通过该原点设计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即三维坐标系,测出脑内目标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数值,根据上述数值确定目标位置。该种仪器设计复杂、使用程序繁琐,且需较复杂的技术培训等,在国内难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实用的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主要由定位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架上设有可穿入固定杆的螺纹孔,在定位架的两侧还设有对称的可分别穿入定位杆的定位孔,每两个对称的定位孔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后,与CT片结合使用,可准确地确定颅内血肿的位置及深度,从而可准确地确定钻颅置管引流颅内血肿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将三维立体定位转化为二维平面定位,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血肿最大层面CT扫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定位架、2为固定杆、3为定位杆、4为定位孔、5为螺纹孔。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主要由一个圆形的定位架1组成,该圆形定位架1直径略大于成人头颅直径。在定位架1上设有多个可穿入固定杆2的螺纹孔5,该固定杆2采用螺纹杆结构,与定位架1之间活动联接,旋转时可向定位架1内或外移动;在定位架1的两侧各设有多个两两对称的定位孔4,每两个对称的定位孔4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在上述定位孔4内可穿入定位杆3,使得两个对称的定位杆3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定位杆3也采用螺纹杆结构,与定位架1之间活动联接,旋转时可向定位架1内或外移动;上述定位杆3及固定杆2的前端部设计为锥形。
上述支架1也可设计为U形或多边形,其上的定位孔4也为两两对称。
使用时,首先通过CT片找出颅内血肿病人的血肿最大平面,于病人头皮上标出标志线,沿该标志线在人体头部贴4枚定位标志,左右各二枚对称固定;再将此层进行CT扫描,在CT片上可清楚地显示出血肿中心点A及定位标志点,根据需要在CT片上确定头皮穿刺点B(一般取血肿距头皮最近点),连接A、B二点并向对侧头皮延长至对侧头皮处得一交点C。再精确测量出B、C二点与标志点之间的精确距离。根据上述距离数据在人体头部找出与B、C点相应的B'点及C'点。得出B'点及C'点后,安装定位架1,使得二个定位杆3分别对应B'点及C'点,再利用三或四个固定杆2将定位架1固定于患者头部,此时B'点即为穿刺点,拧掉该B'点上的定位杆3,通过该孔即可利用骨钻进行钻骨手术,钻孔方向正好对应血肿中心点A',钻透颅骨,置引流管,置管方向同钻颅方向,深度可根据CT片上的A、B二点确定。可准确地定位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运华,未经王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8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滑行器
- 下一篇:可转头的安全雨披或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