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持式水稻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00246545.0 | 申请日: | 200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9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利;孟庆奎;张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利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4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水稻 脱粒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的场上作业机具。
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水稻脱粒机械化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农民用户对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脱粒机需求迫切。当前,水稻脱粒作业使用的脱粒机型号较多,但主要分为人工喂入和自动夹持喂入两大类型。人工喂入型的水稻脱粒机作业时,由于人力操作可反复翻动稻捆,并不断调整稻捆在脱粒滚筒处的喂入深度,所以,脱粒弓齿尺寸无需太高,一般均采用65~70毫米,但劳动强度大;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作业时,由于该类机型不能翻动脱粒作业的稻秆,也不能调整其喂入深度,所以,65~70毫米高的弓齿不能满足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作业需要,脱粒效果差,有些厂家使用高度95毫米的弓齿,作业质量仍不理想。另外,现有自动夹持喂入型水稻脱粒机喂入时,需把稻捆打开、平铺喂入,而且该类机型未设压草导向机构,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和脱粒效果。为提高夹持式水稻脱粒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实现稻捆整捆夹持半喂入脱粒,就必须解决脱粒弓齿高度尺寸不足和实现稻捆脱粒时的压、导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各类型夹持式水稻脱粒机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在脱粒滚筒上安装有加高弓齿、增设压草导向板和在夹持喂入传动机构中装配安全装置的新型夹持式水稻脱粒机,达到提高水稻脱粒作业效率和脱净率、减轻劳动强度、机具安全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该机的脱粒滚筒喂入端上安装短弓齿,其短弓齿外顶端构成圆锥体状,脱粒滚筒的排出端部位上安装高弓齿,其高弓齿外顶端构成圆柱状;在上盖板内侧壁上固装着与脱粒滚筒相匹配的螺旋型压草导向板;在夹持喂入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之间配装着带有安全销的弹性连轴器,并将两轴接通。
本实用新型夹持喂入脱粒作业时无需将整捆的稻捆解捆,即可整捆夹持喂入脱粒,具有作业效率高、脱粒和脱净效果好、作业稳定、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调整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
图1是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的脱粒滚筒与短弓齿、高弓齿安装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弓齿侧向示意图;
图3是压草导向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夹持喂入传动机构中安全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脱粒滚筒2.短弓齿3.高弓齿4.上盖板5.压草导向板6.弹性连轴器7.动力输入轴8.安全销9.动力输出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的脱粒滚筒1的喂入端上安装着短弓齿2,其全部短弓齿2的外顶端构成圆锥体状;脱粒滚筒1的排出端部位上安装固定着高弓齿3,其高弓齿3的弓齿高度为110~150毫米,全部高弓齿3的外顶端构成圆柱体状;全部短弓齿2和高弓齿3在脱粒滚筒1上整体呈螺旋线排列。在上盖板4的内侧壁上固装着螺旋型的压草导向板5,该压草导向板5与脱粒滚筒1相匹配。在夹持喂入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轴7和动力输出轴9之间配装着弹性连轴器6,在弹性连轴器6两端由安全销8将其与动力输入轴7和动力输出轴9固接。
本实用新型作业使用时,整捆的水稻稻穗和前端茎秆在上盖板4内侧壁上螺旋型的压草导向板5的强制性挤压和导向作用下始终贴向脱粒滚筒1,并横向从喂入端向排出端运动,在高弓齿3的多次梳脱后,将稻穗从茎秆上脱下,由于高弓齿3的弓齿高度大,能将稻捆全部梳透。当夹持喂入传动机构超过安全负荷作业时,安全销8被剪断,夹持喂入机构停止运动,保证了机具的安全。排除故障,安装新的安全销8,再重新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利,未经刘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6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液压榨油机
- 下一篇:防渗漏避光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