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音响喇叭无效
申请号: | 00242742.7 | 申请日: | 200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正宏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0 | 分类号: | H04R9/00;H04R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音响 喇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音响喇叭,尤其涉及一种可令喇叭结构扁平化且音质不变的音响喇叭设计。
图4揭示了目前现有的音响喇叭结构,其组成是在一中空容置座20内部装设一磁铁21,磁铁21侧边设一圆形极板22,极板22外侧套设一具有线圈的音圈23,另外容置座20端口处设置一轭板24,轭板24中央形成一穿孔241,极板22及其外侧套设的音圈23贯设于穿孔241中,音圈23侧端另装设阻尼器25及圆锥状的鼓纸26,并于音圈23端部相对鼓纸26中央设置一中央罩261,同时通过一固设于轭板24上位于鼓纸26外侧的圆锥状框架27配合密合垫262固定鼓纸26的外端缘。
但是,前述音响喇叭设计均采用圆锥状的鼓纸为其扬声的振动板,以期产生较大的发声振幅,但相对锥状的鼓纸所占的空间较大,以致该喇叭无法适用于结构空间小的产品中;另外前述喇叭采取外磁式结构设计,易有漏磁现象,以致会影响喇叭发声的音质。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音响喇叭,其在不影响音质的前提下,设计成能应用到结构空间小的电子产品中的扁平化型体,并借助内磁式结构设计,避免漏磁现象而影响音质,进而提供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音响喇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音响喇叭,其中,它具有一框架,框架中固设一具有穿孔的定位座,定位座中相对穿孔处装设一开口朝外的容置座,并于容置座内部装设磁铁及极板,且介于容置座端口与极板间装设一包含线圈的音圈,音圈外端部另贯设固接一体的阻尼器及连接套,阻尼器外环缘固定于定位座上,且于连接套外侧端固接一扁平状的鼓纸,鼓纸中央具有一与音圈端部固接的中央罩,鼓纸表面形成复数呈数组状的凸部,且外周缘配合一密合垫固设于框架上。
在前述的改良型音响喇叭中,容置座内部相对磁铁间可加设一垫片。
在前述的改良型音响喇叭中,鼓纸表面的凸部可为角锥状。
本实用新型喇叭通过前述创新的扁平化鼓纸设计,可有缩减喇叭所占的空间小,使其可适用于结构空间小的电子产品,且利用其凸凹面的设计达成相同于传统喇叭发声所需辐射面积,而不会影响其喇叭发声的音质;另外,本实用新型喇叭是采取内磁式结构设计,可避免喇叭作用时因漏磁现象而影响喇叭发声的音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4是传统音响喇叭的剖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音响喇叭具有一框架10,框架10中固设一定位座11,定位座11中形成一穿孔111,并于定位座11中相对穿孔111处设一容置座12,容置座12开口朝外,且于内部依序装设磁铁14及极板15,其中容置座12内部相对磁铁14间可加设一垫片13,并于容置座12端口与极板15间装设一包含线圈161的音圈16,音圈16外端部贯设一阻尼器18及一连接套17,阻尼器18外环缘固定于定位座11外侧面,连接套17与阻尼器18固接一体,于连接套17外侧端结合一扁平状的鼓纸19,鼓纸19中央具有与音圈16端部固接的一中央罩191,且于鼓纸19表面上形成复数呈数组状的凸部192,该凸部192可为图示角锥状或为其它几何形状,且鼓纸19外周缘配合一环状密合垫193固设于框架10上,而组成如图3所示的喇叭型态。
该喇叭可装设于音响设备的音箱中,通过音响控制导入喇叭电流大小而产生磁场变化使音圈16振动,振动复传到鼓纸19上发出优美的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正宏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东正宏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2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套针
- 下一篇:扁平状柔性材料料捆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