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下料称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0963.1 | 申请日: | 200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荣 |
主分类号: | G01G13/02 | 分类号: | G01G13/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称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下料称量装置。在中药自动配方机上使用。将品种繁多的中药制剂(固体粉末或颗粒状)按照要求调配剂量混合使用。
目前,供中药汤药使用的原料药有二种: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剂。所以其配药方法也有两种:
传统中药饮片的配药方法基本采用手抓、称量、分剂的方法。这种方式不卫生,剂量不准,劳动强度大。中药房里放置着几百个药斗。每一张处方都需要工作人员在几百个药斗中一味一味的往返不停寻找。先是手抓称量,再按剂量分帖,最后包装好交付病人,工作过程中稍不留神就容易出差错。工作一天下来,浑身上下都是灰尘,甚至鼻腔中也是尘埃。而整个中药房也布满灰尘与搬撤落的中药碎物。此外,中药饮片体积大,存储不便,不易保存,容易霉变和虫蛀。所以,中药房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地将中药饮片搬运至室外凉晒。遇到梅雨季节,麻烦可想而知。再一方面,对于病人来讲,中药饮片携带不方便,而且煎煮麻烦。
现阶段刚刚出现尚未广泛使用的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剂,是将地道中药材按传统方法炮制,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成细颗粒(粉末),不含糖、赋型剂和色素,提取挥发油,保持原有中药的质、气、味。按成人日常用剂量采用铝箔密封包装,供临床配方使用。中药颗粒相对于中药饮片,具有卫生方便、药效稳定、计量正确、体积小、易保管等优点。但是,中药颗粒是单味定量包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是定量包装,给中医开方时灵活调配剂量带来制约。第二,一张处方少则几味,多则十几、二十几味,在服用时需将它们一包一包地打开,分别倒入杯中,用开水冲服,稍不小心还会将颗粒撒落在杯外,比较麻烦。使用中药自动配方机,能实现药味和剂量的灵活组合,方便医生开药和患者服用。但是,要实现中药自动配方,必须解决自动下料称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中药自动配方机的自动下料称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下料称量装置,它包括:顶推机构、下料装置和称量装置,顶推机构置于下料装置的下方或一侧,称量装置置于下料装置的出料口下方。
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斗、下料翻板、翻板轴、翻板轴轮、升降齿条、复位弹簧、调节螺母和搅动弹簧,下料翻板装置在翻板轴上,翻板轴轮装置在翻板轴一端,下料翻板置于下料斗底部下料口上方,水平时为封闭,坚立时为开启。升降齿条装置于下料斗一侧,并与翻板轴轮啮合传动,复位弹簧套装在升降齿条的上部,调节螺母装置在升降齿条顶端,搅动弹簧一端连接在下料翻板上。
所述的顶推机构包括:电磁吸铁和顶推件,电磁吸铁与电源相连,顶推件置于升降齿条下方或一侧。
本装置能有效地控制物料的下落速度和流量,使之达到要求。其主要优点为:
1、能控制翻板的活动角度,改变下料口的大小,调节流量。
2、能控制电磁吸铁的活动频率,改变翻板的摆动速度,调节流量。
3、随着翻板的转动搅动弹簧上下左右摆动可破坏物料的搭桥现象。
4、中药制剂的品种繁多,比重不一,不同品种间比重悬殊,甚至同品种不同批次间比重也不一样,容积式计量很困难,采用电子天平称量能实现不同比重物料的计量。
5、电子天平上置有盛料杯并有通讯接口,能在盛料杯内的物料不断增加的同时及时将变动的读数迅速传输至计算机,达到设定量时切断电源,停止下药,确保称量误差在要求范围内。
6、不设固定料仓,将下料装置拧合在药瓶上,倒扣置于中药自动配方机的料仓座上,并能灵活拆装,便于换料及清洗。
7、通过下料口上的定位槽使料瓶固定在指定位置,加有O型圈,增加摩擦力,使其不易位移。
8、能控制料瓶的容积,使装量能满足一定的基本量,不让物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防止物料吸湿潮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推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推机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推机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荣,未经李志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氧气割焊引射雾化器
- 下一篇:连铸机矫直辊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