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液型空调用蓄能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40637.3 | 申请日: | 2000-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松;费秀峰;杠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J2/34 |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之梓,楼高潮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调用 蓄能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溶液型空调的蓄能装置,尤其是一种以氯化锂、氯化钙等为工作介质的溶液型空调用蓄能器。
当今的蓄能技术中,所使用最广泛、最热门的要算是冰蓄能技术。但是冰蓄能的设备复杂而又庞大,初投资特别巨大,运行费用也很高。同时它必须大量使用常规制冷剂(如氟利昂),这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物质之前。冰蓄冷所使用的能源是一种高品位的电能,而对低品位的能源却使用不起来。再者,由于水从液体到固体的相变潜热比起水的汽化潜热来说小的多,使得在蓄存同样多能量的条件下,冰蓄冷所需的水的体积要大,而且设备也要随之加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选择性广且能降低运营成本的溶液型空调用蓄能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空气调节装置的溶液型空调用蓄能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供热元件2,在壳体1上设有稀溶液进口11和浓溶液出口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由于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利用工业废热(如热水)作为其供热能源,又可以利用太阳能、废烟、电等作为其供热能源,故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供热能源很多,能源可选择性广。此外,由于热源选择的广泛性,特别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低品位热源(一般小于100℃),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廉价热源,故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约高品位能源。
②浓溶液出口设于供热元件下方,喷淋器设于供热元件上方等技术措施,均可加快蓄能,尤其是喷淋器的设置,可使稀溶液由上向下经过供热元件,可使稀溶液形成雾状下落,从而,使供热元件与稀溶液充分换热,加快蓄能。
③溶液蓄能,特别是氯化锂稀溶液到浓溶液的变化,水的汽化潜热较大,蓄热能力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空气调节装置的溶液型空调用蓄能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供热元件2,在壳体1上设有稀溶液进口11和浓溶液出口12,壳体1的上部设有喷淋器3且位于供热元件2的上方,稀溶液进口11连通于喷淋器3,浓溶液出口12设于供热元件2的下方,供热元件2为连于低品位热源的换热管,供热元件2也可以是电阻丝22,供热元件2还可以由连于低品位热源的换热管及电阻丝22组成,低品位热源换热管这一技术措施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将工业废蒸气通入换热管,也可以采用将锅炉烟气通入换热管,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在本实施例中,供热元件2为换热管21,换热管连于太阳能集热器4,太阳能集热器4由太阳能集热板41、蓄热器42组成,换热管的一端连通于太阳能集热板41,另一端连通于蓄热器42,喷淋器3连通于稀溶液储液罐5,浓溶液出口12连通于浓溶液储液保温罐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