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泛冷管无效
申请号: | 00239000.0 | 申请日: | 200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叶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芒 |
主分类号: | F25B1/06 | 分类号: | F25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泛冷管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泛冷管,特别是指一种以压缩空气作气源,无任何运动部件的泛冷管,可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中的冷却和加热。
传统的环境制冷方式主要为半导体制冷和空压机制冷,半导体制冷的缺陷是电路复杂,元器件价格较高,且易损坏,制冷功率较小。空压机制冷如冰箱、空调器等,其体积大,机械噪声大,结构较复杂,需要经常更换制冷剂。德国物理学家HILSCH从理论上阐明了能同时产生冷、热两股气流的物理现象,同时产生冷热二股气流的装置又称为“HILSCH Tube”,其原理是:压缩空气沿切向进入“HILSCH Tube’,使其高速旋转,并在一端使其部分从内部折回,形成二股气流,这二股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压缩空气的高速旋转,部分空气从内部折回,二股气流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泛冷管,使高速旋转的压缩空气,部分从内部折回,二股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无任何运动部件达到制冷制热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以压缩空气作气源的泛冷管,该泛冷管由进气口、旋转室、管体构成,旋转室为大套及螺套构成的空间,该螺套向内一端连接有导气套,进气口沿旋转室的切线方向安装在旋转室上方,管体沿旋转室轴线安装在旋转室内,管体一端为冷气出口,另一端为热气出口,其热气出口处装有调节阀,且该出口向内延伸处装有紊流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案进一步实现,泛冷管管体的冷气出口端其导气套、大套及螺套连接处装设有密封圈,管体的热气出口端其管体与调节阀连接处亦装设有密封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所达到的功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泛冷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泛冷管应用于电箱空调器的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3为电箱空调器实施例中泛冷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泛冷管应用于皮鞋定型机的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进气口 2-大套 3-管体
4-紊流板 5-螺套 6-密封圈
7-调节阀 8-导套 9-导气套
10-密封圈 11-螺套
首先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一种泛冷管,该泛冷管由进气口1、旋转室、管体3构成,旋转室为大套2及螺套11构成的空间,该螺套11向内一端连接有导气套9,进气口1沿旋转室的切线方向安装在旋转室上方,管体3沿旋转室轴线安装在旋转室内,管体3一端为冷气出口,另一端为热气出口,其热气出口处装有调节阀7,且该出口向内延伸处装有紊流板4。泛冷管管体3的冷气出口端其导气套9、大套2及螺套11连接处装设有密封圈10,管体3的热气出口端其管体与调节阀7连接处亦装设有密封圈6。当压力为5.5-6.9bar的压缩空气由进气口切向进入旋转室后,高速旋转达1000000RPM,这股气流朝热端出口运动,其中一部分通过调节阀7逃逸,剩余的气流仍然高速旋转,在这外层涡旋的中心折回,里层的气流的动能以热量的形式传给外层气流,因此在里层产生了冷气流,在外层产生了热气流。冷气流流量和温度可通过调节热端出口的调节阀来控制,阀门开大,冷气出口端的冷气流量减小,温度降低;相反,关小阀门,冷气出口端的冷气流量增大,温度升高。冷气出口端排出的气流的百分数称为冷却系数。通常情况下80%的冷却系数产生的气流比和温度下降的组合最佳。当冷却系数<50%时,则产生更低的冷气温度,但冷气流量比小了。该泛冷管由不锈钢制成,耐腐蚀,耐氧化,温度变化范围在-20℃-+110℃,流量在25-4000SLPM,制冷500-2000kcal/h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芒,未经叶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9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底封尘机
- 下一篇:电动动态可变翼轴流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