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8943.6 | 申请日: | 200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1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江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尤指一种将臭氧产生元件定位在壳体内部的简易构造设计。
按,以往旧式臭氧产生器的构造设计,通常以一金属壳体罩住臭氧产生元件,并留有很大的出气口以提供臭氧杀菌功能,而该臭氧其高含氧量易造成金属的快速氧化侵蚀的特性;故习用的臭氧产生器乃多利用耐侵蚀的玻璃材质做为其外管,然而,令臭氧产生器的制造成本亦无法降低,而其接合处的缝隙常致使臭氧外泄,造成周边设备的金属材质氧化侵蚀,为解决此缺点,该业界无不竭尽全力改善其封装的保护构造;
如图1、2所示,它主要将臭氧产生片1设置在一装置盒2的一面域空间中,该装置盒2的中央一具有复数透孔21的隔板,而在隔板的后部面域空间先行灌注封闭用的矽胶3,并使矽胶3部份透过透孔21而将臭氧产生片1粘结并固定,再将一加热装置4罩封于矽胶3的外部,并使矽胶3将加热装置4的电热器与金属接触开关41封固;
因臭氧产生片1以陶瓷片11为主体,而陶瓷片11本身具有吸湿的特性,当臭氧产生片1经高压导线14通电至电极线12及电极域13反覆电击下,会使陶瓷片11产生龟裂间接导致高压电极短路,而造成其他电路装置的损毁,为避免陶瓷片11上述的缺点,故加装有一加热装置4用以阻绝其吸湿防止龟裂,该加热装置4又设有金属接触开关41用以限制该加热装置4,以避免过高的温度损害装置盒2及其构件;
借以上繁琐粘结的方式,固定组合形成一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但仍有各项缺点如后:
(1)用以矽胶部份透过透孔而将臭氧产生片粘结并固定,再将一加热装置罩封于矽胶的外部,并使矽胶将加热装置的电热器与金属接触开关封固,若臭氧产生片耗损,就必须连同加热装置整组更换,造成许多无谓的浪费,也不符合经济效益。
(2)习用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没有完全密封,也没有进、出气口,甚至将一整面的臭氧产生片曝露于空气的中,易造成周边设备的金属材质遭氧化侵蚀。
(3)为避免陶瓷片吸湿,故加装有一加热装置,用以阻绝其吸湿并防止龟裂,该加热装置又设有金属接触开关,用以限制该加热装置,以避免过高的温度损害装置盒及其构件,以上的种种装置设计只是治标不治本,更加重了制造成本。
(4)其繁琐粘结的方式固定组合,费时又费工,不适合该项产业大量生产,亦无法提升其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产生装置,能将臭氧产生元件定位在壳体内部的简易构造设计,可有效防止臭氧外泄,并集中单一出气口输出的臭氧产生装置;还在其外壳及封盖的进气与出气口各设有一管接头,供插接导管用以集中输送壳体内的臭氧,其外壳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吊耳,可提供该装置固定于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含由壳体内部固设一臭氧产生元件所构成,该壳体由一外壳及一封盖所纽成,且外壳与封盖表面分别设有一出气口与进气口,臭氧产生元件则在前、后两端各形成一导电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表具有矽胶层,其外壳及封盖表面对应臭氧产生元件的两导电端分别预设一通孔,另外导电端套设有以塞止在通孔内缘的止漏塞。
所述出气口、进气口设计为管接头。
所述外壳表面设有数个吊耳。
所述外壳表面对应其开口外缘设有数个锁柱,而封盖外缘则对应预设有数个锁孔,且相互对应锁合。
所述外壳的开口端与封盖间夹设一薄膜。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有效防止臭氧外泄,并集中单一出气口输出。
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图1为习用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分解图。
图2为习用臭氧产生器封装保护构造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精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液位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补偿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