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温控多弹头巨能辐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38179.6 | 申请日: | 200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8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民 |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A61N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安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温控 多弹头 辐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对医疗用微波手术器械中辐射器的改进。
目前,对于已经不适于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可以采用一种只有轻微创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即加热癌肿部位,使病灶周围形成一个4cm×3cm左右的凝固坏死区,达到消灭癌肿的目的。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射频肝癌治疗仪即属于此类产品。其缺点是:第一、该辐射器供电频率仅500KHz,辐射效率低,需要较大的激励功率,一般在80~120瓦,这不仅增加了电源消耗,更导致天线杆本身的功耗增大,产生较高的温升,容易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第二、该辐射器没有同步测温装置,使用中常导致凝固区的温度过高,再加上该辐射器的天线与人体组织之间设有防止粘连的结构,因此,在使用中很容易发生粘连和炭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波手术的、工作在特高频段的多弹头巨能辐射器,克服现有的辐射器工作频率低、易粘连、炭化的缺点,提高热效率,减小创伤,提高微波治疗癌肿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微波手术的多弹头巨能辐射器,由屏蔽管、位于屏蔽管内的硬同轴电缆、位于屏蔽管与硬同轴电缆之间的温度传感器、套在剥离掉高频介质后的同轴电缆的芯线上的陶瓷管、与同轴电缆芯线电连接的天线和罩在天线外面的防粘套组成,其特征在于,天线是一组沿陶瓷管的圆周排列的、与芯线平行的金属直丝,其朝里的一端与芯线保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特高频段供电的多电极集束辐射天线结构,辐射效率高,可缩短凝固组织的时间。例如采用2450MHz频率,所需功率仅25瓦,仅5分钟,即可在病灶处形成一个4cm×3cm的类球形凝固坏死区,达到治疗的目的。
2、采用热敏传感器控制温度,并对其加以屏蔽,使辐射器的工作温度可控,并可实现多点穿刺凝固区的大小一致性。
3、当使用较大加热功率,例如100瓦以上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当作切割刀使用,特别是辐射器端部呈刀口形的辐射器,对肝脏等富含血管的脏器组织,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凝固被切组织,在切割的同时,可以迅速凝固3mm以下的动脉血管和微血管,不需要二次止血。
4、本实用新型在手术中,无论是凝固还是切割,都不会发生粘连组织的现象。
5、由于本实用新型辐射效率高,功率损耗小,因此消耗在天线杆上的能量很少,天线杆的温升很低,在经皮肤刺入内脏时,不会损伤正常组织。
6、由于可以控制温度和在天线外部设置防粘套,彻底解决了对组织的粘连和炭化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靠近端部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剖面图。
图7是另一种天线结构图。
图8是第三种天线结构图。
图9是第四种天线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民,未经刘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