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零飞弧灭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6568.5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孙麟;邱祖述;宋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9/34;H01H50/00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200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交流 接触器 零飞弧灭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低压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零飞弧灭弧装置。
目前,在小容量交流接触器上广泛使用工程塑料灭弧罩,粗笨的陶土灭弧罩基本被取代。但是,工程塑料毕竟是有机材料,在接触器开断电弧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熔融、炭化,于是在主触头的灭弧空间加装钢制的U形隔弧板。一方面钢制隔弧板对电弧电流自励磁场产生吸力,使电弧迅速离开触头表面进入隔弧板所围成的空间内迅速冷却,电弧碰到铁片时,利用电流过零时的“近极效应”而迅速熄灭,延长贵金属触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它也将电弧与工程塑料隔开,避免直接烧灼,对塑料件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在灭弧空间加装钢制U形隔弧板是改善小容量接触器的灭弧性能,提高电气寿命的重要措施。目前较为流行的技术是将灭弧装置中的U形隔弧板直接固定在接触器的塑料体壳上,致使装配好的接触器其三相六断点的主触头被躯壳和隔弧板封闭在内部而不可见,导致生产过程中无法对接触器主触头部分进行直观检查、测量和调整,从而影响交流接触器的性能;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更无法定期检查主触头的磨损情况和对触头进行清理维护。按现有技术,如想知道动、静触头的情况,几乎需要将整台接触器全部拆开,这在使用现场当然是不可行的;第三,采用现有技术时,装配隔弧板时依靠和塑料躯壳的紧配合推嵌到位,在生产调试、维护、检查的过程中经几次拆卸、后将不可避免引起松动并偏离原位,降低了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现有技术具代表性产品有国产CJ20系列,德国西门子公司3TF系列,ABB公司B系列,法国TE公司LC1-D系列交流接触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拆装方便的带U形钢制隔弧板的整体式塑料灭弧罩,其外形尺寸小,飞弧距离短,调整和检查方便,并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零飞弧灭弧装置,主要由壳体、防护罩、灭弧室、U形钢制隔弧板、动触桥、静触头、触头支持组件组成,防护罩与壳体联接成一个整体,其特点在于: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壳体的联接采用弹性插接和弹性止退件;所述U形隔弧板通过弹性插接和止退件与所述防护罩装配成一个可拆装的整体,所述U形隔弧板顶部留有可使电弧通过的缝隙,并将产生电弧的空间分隔为灭弧室和缓冲室两部分。
上述的零飞弧灭弧装置,其特点在于在所述壳体中留有弹性插槽、止退凹槽和弹性止退挂勾,在所述防护罩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弹性插柱、弹性止退挂勾和弹性止退凸台。
上述的零飞弧灭弧装置,其特点在于在所述U形隔弧板的后壁上设有前后两个弹性倒棘,所述倒棘一个安装在上部,一个安装在下部;在所述U形隔弧板的顶部设置有相对弯折过来的两个侧面,所述侧面的边缘呈锯齿形并相互交错,在中央部位形成一锯齿形狭缝。
上述的零飞弧灭弧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U形隔弧板顶部两弯折侧面的弯折角度为90°。
上述的零飞弧灭弧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U形隔弧板为6个。
由于U形钢制隔弧板和塑料灭弧罩采用整体式结构,设计了安装和调整十分方便的插接式拆装结构,使得在生产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便于对其触头进行调整和维修。上述这种结构,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可靠性,提高了单位体积的控制功率;缩小产品的外形尺寸以及减小飞弧距离;利于生产、维护过程中的直观检查、调整。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六个钢制U形隔弧板与防护罩装配成一个整体部件,再将该部件装入接触器的塑料躯壳上。每个钢制U形隔弧板的上部设计有带倒棘的臂,插入塑料制成的防护罩的槽中,借助塑料的弹性及倒棘与塑料间的磨擦力紧配固定;防护罩的上、下两端均设计有挂钩,与接触器的躯壳相钩连不用螺钉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一种整体式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的防护罩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形钢制隔弧板示意图
图3是图3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府视图
图5是一种整体式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的装配图
在图1、2、3、4、5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一种整体式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它主要由U形钢制隔弧板1、防护罩2、动触桥3、静触头接线板4、壳体5、铁芯6、触头支持组7、静触头8、灭弧室9、缓冲室1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型日光灯支架
- 下一篇:家庭三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