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钉枪的可调保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6496.4 | 申请日: | 200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32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钻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00 | 分类号: | B25C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钉枪 可调 保险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射钉枪,特别是射钉枪的保险装置。
目前开发出的射钉枪,由于其是藉压缩的空气作为射钉枪进行射钉的动力来源,而压缩空气其作动力相当强,若无安全装置防止射钉枪误动作,势必容易造成操作者严重的伤害,例如当使用者于工作期间提拿钉枪时,若不慎误触扳机而击发,该射出的钉针将导致不可预期的危害。
因此通常于射钉枪上设置有保险装置,该保险装置主要是以一保险连动杆自枪嘴处延伸至扳机处,藉由保险连动杆控制射钉枪的击发锁制,亦即于保险装置解除状态下扳机方得击发;请参阅图1所示,此为公告号第261858号的习用射钉枪保险机构,其是由一尾端具有螺纹的保险杆10配合一保险片11、一调整块12、一弹簧13及一套筒14等所构成;使用操作射钉枪时,当保险杆10靠抵工作件表面且经按压,将连动保险片11而令射钉枪呈待机状,使用者一扣按扳机,即可完成击发作用;因为保险片11启动保险开关的距离是固定不变,所以藉由转动调整块12,而带动保险杆10往前或往后移,可改变射钉枪作动时枪嘴与工作件表面的距离,据以,可以调整射钉枪的射钉深度。
上述的保险调节结构于实际使用上却有仍待改善的缺陷,亦即,该习用的射钉枪保险杆定位调整机构,当转动调整块到底时,会促使保险杆与该调整块产生松脱分离现象,而由于保险结构的动作是否确实,攸关操作者或旁人的安全,因此不得不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钉枪的可调保险装置,可作射钉深度调节且保险动作稳定,可使射钉枪的保险动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降低保险装置的故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钉枪的可调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枢座,其上成型有一连动片,该连动片的一端与射钉枪扳机结构相靠抵连结,而连动片的另端则成型有一圆杆状的枢杆;
一驱动件,其上成型有一与该枢杆相套合的中空驱动套,该驱动套的一端则成型有一驱动螺杆,另于驱动套的外表面上设有平面状的面轨;
一调节钮,其内成型有一套合孔,套合孔的内壁成型有与该面轨相应的平面状套合壁,调节钮以其套合孔而套设于驱动套上,且套合壁与面轨相对应靠合;
一保险件,包括一连动杆及一圆杆状的作动杆,该连动杆一端成型有一螺套与驱动螺杆相螺合,而作动杆是枢设定位于射钉枪中板一侧所凸出成型的承环,而该连动杆是枢设于射钉枪中板一侧所凸出成型的定位片,另于连动杆上成型有一套设凸部,于套设凸部上套置有一辅助弹簧,辅助弹簧的另端与射钉枪本体相靠抵。
据此,转动调节钮就可以带动驱动件转动,而驱动件的转动可以促使保险件伸、缩移动而调节射钉深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射钉枪的保险装置的动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降低保险装置的故障。
关于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图面的说明:
图1是习用射钉枪保险机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射钉枪的保险件凸出最长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射钉枪的保险件凸出最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机构设置于射钉枪并以一护盖盖设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机构设置于射钉枪上且保险件被按压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射钉枪的可调保险装置,包括一枢座20、一驱动件30、一调节钮40、一作动连杆50及一护盖80,其中:
该枢座20,其上成型有一连动片21,该连动片21一端与射钉枪扳机结构相靠抵连结,作为扳机的锁制解除,其中于扳机与枢座20间设置有一弹簧23,如图4所示,而连动片21的另端则成型有一圆杆状的枢杆22;
该驱动件30,其上成型有一与枢杆22相套合的中空驱动套31,驱动套31的一端则成型有一驱动螺杆32,驱动螺杆32的末端设有一限止凸环33,另于驱动套31的外表面上设有两组相对应平切面状的面轨311;
该调节钮40,其内成型有一套合孔41,套合孔41的内壁成型有与面轨311相应的平面状套合壁411,调节钮40藉其套合孔41而套设于驱动套31上,且套合壁411与面轨311相对应靠合,藉此,使驱动套31可于调节钮40中轴向移动,而于调节钮40转动时得以带动驱动件30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钻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钻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