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窃电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6411.5 | 申请日: | 200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泓;毛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泓;毛庆勇 |
主分类号: | H02H3/26 | 分类号: | H02H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窃电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窃电保护装置。
窃电现象是一种难以防范的公害。每年全国电网中线损有相当一部分是窃电引起的。目前一些厂家研制的防窃电产品多在表内安装防窃电部件,由于其本身结构和功能所限,连接复杂,需改动电能表,并且尚有一部分电能消耗。所述传统的防窃电装置只能针对表上、表后等一些简单的窃电方法,对新出现的一些较先进的窃电方式无能为力。因此,急需功能完备的手段及装置来解决窃电这一顽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表前(100米之内)窃电及表上各种窃电方式的防窃电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关键在于:电源火线通过继电器ZJ的常闭触点、互感器TA2初级线圈和互感器TA1初级线圈后接电表的火线端;所述互感器TA2、TA1的次级线圈一端相连,并与互感器TA2、TA1的初级线圈对应端相连接,次级线圈另一端通过一个电压取样电阻相互连接,取样电阻的信号输出一端通过正接二极管D1、D3接一个可控硅T1的触发端;所述可控硅T1接在上述互感器TA2、TA1初、次级相连接端和上述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之间;所述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与电源零线之间接有另一可控硅T2,继电器ZJ的磁线圈和窃电光报警电路;在继电器ZJ常开触点和可控硅T2的触发端之间接有一个由电容C4、稳压管D7组成的延时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防窃电装置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可有效地防止表前100米之内的窃电;
(2)可有效地防止表上火线对地、分流、脱钩、倒转、过载、零线断路及各种窃电器窃电现象;
(3)全自动,该装置的自动切断功能在二秒钟之内切断用户的供电,并发光报警,窃电解除后,一分钟左右即可自动恢复送电。
(4)本装置基本无电能消耗,安装简便。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盗电保护装置的电路实施例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见附图:电源的火线先通过继电器ZJ的常闭接点,再穿过互感器TA2后,接互感器TA1、互感器TA2、TA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相连接,互感器的另一端通过控制线连接到防窃电装置内与互感器TA1的次级另一端构成采样电压Ui。正常工作时,Ui<Uo,控制电路不工作;当发生窃电时,Ui>Uo,T1导通,继电器ZJ线圈接通,ZJ动作,ZJ的常闭接点,打开断开供电线路,T1失电截止,常开接点闭合,接通火线,使ZJ自保持,同时,延时电路工作。延时40-50s后,延时电路触发T2导通,使断电器线圈失电,从而常闭接点重新闭合,常开接点打开。若窃电行为仍然存在,则重复上述过程;若窃电行为已经解除,则继续供电。
本装置输入额定电压:220VAC±15%;输出额定功率:电子性负载≤3KW,感性负载≤1KW;输出额定电流:≤20A或根据用户要求;窃电动作时间:<2S;视在功率≈0;窃电或过载解除后自动复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泓;毛庆勇,未经周泓;毛庆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电暖气
- 下一篇:封装有人体基因絮状物团的纪念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