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3832.7 | 申请日: | 200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生;梁志文;姜冰奇;郭宝顺;于贵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石景山压力容器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韩小雷 |
地址: | 100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段 浮动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利用波节管段制成的水平浮动盘管进行强化传热的换热器。
一般的浮动盘管换热器由于不易结垢,在整体上省去了管板,简化了换热器的结构,因此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但是一般的浮动盘管换热器,由于存在部分死水区,冷水由下而上不与换热管相接触,换热不完全;而且,用一般厚壁钢管或铜管制成的浮动盘管,要进一步提高其传热系数已相当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没有死水区的新型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包括一个带有上壳盖和下壳盖的壳体,所述上壳盖的顶端设有热水出口管,所述下壳盖上一侧设有冷水出口管,在壳体内中央设有竖直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两端设有圆形平盖,管内设有将中心管一分为二的竖直隔板,且中心管的下端从下壳盖处伸出壳体外,在伸出壳体外的中心管上对应隔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热媒进口管和热媒出口管;在所述壳体内的中心管旁设有数排水平的不同直径但同圆心的C字型盘管,同一平面上的各个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其同平面的两个集流管相通,所述集流管与中心管相连,且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
其中,所述盘管可为圆弧形波节盘管。
所述上下两排之间的水平盘管的集流管的设置位置可相互旋转错位180°角。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由不锈钢薄壁管制成的不同直径的盘管将壳体内横断面全部覆盖,盘管自下而上没有覆盖不到的空间,不留死水区,因此换热更为均匀有效;水平盘管采用同心圆弧连接方式,垂直方向无约束,有利于水流由下而上对盘管产生作用力,使盘管产生浮动,盘管浮动又对水流产生局部扰动,强化了传热,由于浮动盘管采用波节管段,使管内外流体在低流速情况下产生强烈的扰动,达到了充分湍流,不仅破坏了边界层而且冲刷了边界层,波节管采用了超薄壁的设计,因此传热系数很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为:热媒由入口管进入中心管与隔板围成的一侧引流流道,并分别进入多排集流管波节管段水平浮动盘管内;在盘管内放热进行热交换之后,由另一根集流管引入中心管与隔板围成的另一半流道内,再经热媒出口管引出,被加热水由下壳盖的冷水进口管导入,自下而上流动,被加热后由设置于上壳盖的热水出口管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充分利用了薄壁波节管传热系数高的优点,将其作为浮动盘管的管段可进一步发挥浮动盘管的优势;同时利用壳体中心位置设置中心管,并将中心管分隔为两个半管作为热媒出口与入口,避免了通常结构上出现的死水区,有利于热量的交换,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具有换热性能优越、传热效率高、自动除垢、供水平稳、没有死水区、水流不会发生短路、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适用于热媒为高低温热水及蒸汽等不同热媒工况,可用于采暖供热系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生活热水、空调用热水等,使用范围广泛。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波节管水平浮动盘管换热器的正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标号1为上壳盖,2为热水出口管,3为壳体,4为下壳盖,5为冷水出口管,6为热媒进口管,7为热媒出口管,8为中心管,9为隔板,10为波节管段水平浮动盘管,11为集流管,12为圆形平盖。
如图所示的波节管段浮动盘管换热器,它包括一个带有上壳盖1和下壳盖4的壳体3,所述上壳盖的顶端设有热水出口管2,所述下壳盖上一侧设有冷水出口管5,在壳体内中央设有竖直的中心管8,所述中心管的两端设有圆形平盖12,管内设有将中心管一分为二的竖直隔板9,且中心管的下端从下壳盖处伸出壳体外,在伸出壳体外的中心管上对应隔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热媒进口管6和热媒出口管7;在所述壳体内的中心管旁设有数排水平的不同直径但同圆心的C字型圆弧形波节盘管10,同一平面上的各个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其同平面的两个集流管11相通,所述集流管与中心管相连,且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
其中,所述上下两排之间的水平盘管的集流管的设置位置相互旋转错位180°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石景山压力容器制造厂,未经北京市石景山压力容器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