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鱼获网袋无效
申请号: | 00233577.8 | 申请日: | 200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敬仁 |
主分类号: | A01K97/20 | 分类号: | A01K97/20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家福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网袋 | ||
一种改进的鱼获网袋,属人类生活需要领域农业分部捕鱼类,尤指一种置于水中袋体顶端可浮出水面,袋口可迅速开启经常处于封闭状态,便于将鱼放入,鱼又不能跳出。
传统的鱼获网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由绳索A、塑料框体B与网体C组成(图1),另一种是网袋底部设有盛水部D便于钓客可直接提走,鱼在盛水部D内维持生命(图2),上述二种必须用绳索A将袋口旋转数圈才能使鱼不能跳出,这种方式当钓客钓到鱼后必须同样将已旋转封闭的袋口反方向旋转使袋口开启,相当不便,有些钓客在海边垂钓时将网袋的袋口拉出水面,以免鱼跳出,但钓客必须留意潮水高低并适时更换位置,否则潮水淹过鱼获网袋,不但鱼易跑掉,鱼获网袋也不易找到,如不留意可能水面比鱼获网袋底部还低,致使鱼死失去鱼获网袋的功能,如钓客站在河中央垂钓时,须将绳索固定于身上,河中水深浅也不断变化,水位过深鱼获网袋入水中鱼易跑掉,水位太浅袋中鱼易死亡,且水中石头上布满清苔,如不慎滑倒,袋中鱼易跑掉,此外盛水部在水中受水流冲击会造成潜在危险,使钓客产生极大的不便,再者袋中的位置极难掌握,要依照水位的高低变换绳索固定的位置,这些都需研究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获网袋,主要是由绳索、袋体及网体组成,绳索的二端分别固定于中空状袋体的二侧,网体固定于袋体下方,袋体设有浮力装置,浮力装置维持袋口浮出水面,便于及时放入鱼,袋体上设有弹性体,使袋口保持封闭状态以免鱼跳出袋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下列措施实现:该袋体上设有带气囊及充气嘴的浮力装置和弹性体,弹性体的左右二端分别设有沟槽,同时利用一二侧端分别设有固定孔的联接元件,二端的固定孔分别套入并固定于左右二弹性体的沟槽;本实用新型也可按下列措施实现,即浮力装置是用密度小于1的浮体固定于袋体上;袋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片,于该固定片的内面及袋体的相对位置上分别固定设有传统粘扣带的毛面及钩面;该固定片的下方与网袋连接用热熔接等方式固定而形成一插入槽,其连接件呈形;浮体的中央设有凹孔将弹性体插入直接与浮体结合;弹性体与浮力装置分开固定于袋体上;该浮力装置利用一固定结构固定于袋体上,于浮力装置的上方呈一中空环状体,其下方具有一漏斗形开口,开口端设有多个片状的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袋口自动浮出水面,可速将鱼放入网袋,不必分心水淹袋口,袋口常处于封闭状态,鱼不能跳出。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现有鱼获网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另一种鱼获网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袋体设置气囊的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联接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兹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敬仁,未经王敬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门双动无底自控捕鼠器
- 下一篇:移动式连续称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