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厕具的护理床无效
申请号: | 00233350.3 | 申请日: | 200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新;王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2 | 分类号: | A61G7/02;A61G7/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厕具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厕具的护理床,特别是一种带打包式厕具的护理床
传统的护理病床,一般可使病人抬起上半身或双腿,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通常只能以卧姿大小便,这种方式不符合人的生理习惯。CN98234165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病床,其床板由背床板、中床板和尾床板组成,背床板和中床板分别铰接在床架横梁上,中床板另一端与尾床板以枢轴方式连接,背床板和尾床板设有调节装置;中床板中部具有可向下翻转的活动挡板,在活动挡板空出的位置,活动地配置有坐厕板和坐厕盆。病人可以习惯的坐姿大小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由于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该护理病床尚不能满足病人需要变换其姿态的多样性需求;其活动配置的坐厕板和坐厕盆亦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清理,否则将散发异味;此外,贴近病床的坐厕盆,亦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允许病人变换多种姿式,并能与打包式厕具协调配合使用的护理床。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厕具的护理床,由护理床主体和设置在该护理床主体下方的移动式厕具组成,所述护理床主体包括床腿、支承在床腿上的床框、设置在床框内的多个床板和床板姿态调节机构,所述床框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所述床板由上床板、中床板和下床板组成,所述上床板和中床板的相邻端和所述下床板邻近中床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两纵梁之间,所述移动式厕具为沿一对平行轨道移动的打包式厕具,所述床板姿态调节机构由单独设置的上床板调节机构、中床板调节机构和下床板调节机构组成,各调节机构分别驱动上床板、中床板和下床板绕各自的铰接点转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中床板调节机构包括悬吊在床框下的一个丝杠-丝母机构,其丝杠的一端与一驱动装置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驱动沿设在所述一对纵梁下的平行倾斜滑道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设有沿设在中床板下的一对水平滑道滑动的滑动件,所述小车上还设有另一个丝杠-丝母机构,其丝杠的一端与另一个驱动装置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床板铰接在一起
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单独设置的上床板调节机构、中床板调节机构和下床板调节机构,可以按照人体学的要求,变换各床板的位置,充分满足不同病人变换姿态的多种需求,并且为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化操作创造了条件;(二)中床板设置了两套调节机构,可以绕铰接点相对水平向下和向上旋转,便于病人由卧姿改为座姿,或者由座姿改为卧姿;(三)上中下床板皆为封闭整体,且中床板可以下旋90°,空出的空间便于移动式厕具移入,病人可以按照习惯方式,以座姿大小便,不会产生任何心理障碍;(四)采用的打包式厕具,可以在病人大小便后对污物及时封装,防止产生异味,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和良好的视觉效果;(五)上中下床板和移动式厕具可以全部由病人自行操作,病人可在无护理条件下解便,经封装的污物可以由护理人员延时处理,提高了处置排泄物的时间容让性,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医院管理。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带厕具的护理床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上床板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中床板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中床板调节机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打包式厕具及下床板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护栏局部E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护栏的A向视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床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打包式厕具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沿图10中的B-B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1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有线控制的方案;
图1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无线控制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