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31723.0 | 申请日: | 200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7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山;李沈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山;李沈素珍 |
主分类号: | H01R13/35 | 分类号: | H01R13/35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线 三线 插座 插头 统合 结构 | ||
1、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面板具插孔(122)的插座(1)的上、下两适当位置,各形成一接地插脚插接部(11),在每一接地插脚插接部(11)的插孔内,均组设有一延伸至插座(1)后方的接地导架(111),藉由螺丝(811)使传统式的电器插头(8)所附带的接地导线(81)与插座(1)上、下任一接地导架(111)锁接成一体,在插座(1)的背面组设有一可组拆的具有各式规格插脚(21)的插脚板(2),使其形成一转接器插头或插座的型态,其中,该插脚板(2)的上方设有可扣于插座后方内部凸肋的扣钩部(22),于其下方设有可嵌入插座(1)后方内部凹槽的嵌片(23),而可与插座组配成一体,并可拆下更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座(1)的面板可插组具欧洲规格插孔(31)及接地插脚(32)的转接座(3)或具德式规格且具接地插脚(41)的转接座(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所说的插座(1)背面组配具锁线孔座(62)的锁配线板(6),锁线孔座(62)具有锁线孔(61),以螺丝(621)锁紧电线(6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插座(1)后方超过一半的周缘部,设有延伸的侧壁(123),在该侧壁(123)内缘,设有嵌组槽(1231),并在插脚板(5)与该嵌组槽(1231)相对的周缘位置,设有嵌入缘(514),而使插脚板(5)可以横向组配在插座(1)的后方,使嵌入缘(514)以微紧配合方式嵌入插座(1)侧壁(123)的嵌组槽(1231)内,使插脚板(5)可快速组设在插座(1)后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插脚板(5)的中央上方位置,设有一插接槽孔(513),在该部可依所需组配一接地插脚组件(52),该接地插脚组件(52)是由一组件本体(521)及一接地插脚(522)所构成,该接地插脚(522)设于组件本体(521)上并与插脚板(5)上的电源插脚(51)共同形成与各国插头的插脚相符合的型态,在组件本体(521)下方,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插接部(5211),插接部(5211)可插入插脚板(5)中央上方的插接槽孔(513)内,而与插脚板(5)组配成一体,在插脚板(5)与插座(1)组合后,插脚板(5)的两电源插脚(51)的导接端(511)与插座(1)内的电源导电架(12)后方的导接端(121)接触,并使接地插脚(522)的导接端(523)与接地导架(111)接触。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脚板(5)及锁配线板(7)的嵌入缘(514)、(73)上方,设有一组扣钩部(515)、(74),而使插脚板(5)及锁配线板(7)可以横向组配在插座(1)后方定位时,将使其扣钩部(515)、(74)穿入并扣固在插座(1)侧壁(123)所设的扣孔槽(1232)内而固定,在欲取下插脚板(5)或锁配线板(7)时,仅需轻推该扣钩部(515)、(74)即可取出。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线及三线插座与插头的统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每一电源插脚(51)的两侧,各设有一扣孔(512),在该处则各组设一两侧具扣钩部(5122)的安全盖板(5121),并使扣钩部(5122)扣固在扣孔(512)内,而将两电源插脚(51)内端的导接端(511)加以遮闭,而使插脚板(5)单独插组在插座时,仍不触及电源插脚(51)的导接端(511),并使插脚板(5)可以横向组配在插座(1)的后方,并使插座(1)内的电源导电架(12)后方的L型导接端(121)进入安全盖板(5121)与电源插脚(51)的导接端(511)间,而使通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山;李沈素珍,未经李秋山;李沈素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7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