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水量马桶水箱阀无效
申请号: | 00230848.7 | 申请日: | 200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强 |
主分类号: | E03D1/22 | 分类号: | E03D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量 马桶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提供两种不同冲水量的马桶水箱阀。
冲水马桶的使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与之相配套的水箱也是五花八门,但总体结构和原理又趋于类同,包括水箱箱体、进水部分、出水部分。到目前为止其出水量均为一档,也即一旦出水阀打开,水箱中的储水一次放完,而水箱储水量的设计是根据最大用水量而设的,无论大小便,均冲一桶水,这显然太浪费了,特别对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我国,如何解决冲水马桶节水问题,成为各界关心的热点,大小便分档冲洗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现有水箱出水阀的结构包括阀座、与阀座连体的溢水管和拍盖,拍盖轴定位在溢水管上,并能盖住阀座的出水口上,拉绳的一端系在拍盖上,另一端系在抬杆上,抬杆与操作柄相联。操作柄套固在水箱上,操作柄有旋柄、提柄和按钮式三类,使用时按动操作柄,抬杆通过拉绳上拉拍盖,打开阀座上的出水口,储水泄出,直至水箱无水后拍盖自然下落盖住阀座出水口,进入下一次储水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两档不同出水量的双水量马桶水箱阀。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水量马桶水箱阀,包括阀座、与阀座连体的溢水管和拍盖,拍盖轴定位在溢水管上,并能盖住阀座的出水口上,一号拉绳的一端系在拍盖上,另一端系在一号抬杆上,抬杆与操作柄相联,其特征是溢水管上套设有一浮力滑块,斜设在水箱底部的拔叉顶触在浮力滑块的缺刻处,二号拉绳的一端系在拍盖上,另一端系在二号抬杆上,二号拉绳穿过拔叉套圈,在套圈下部的二号拉绳上打有一结。使用时,一号抬杆的动作与传统动作相同,控制着大出水量;而二号抬杆上拉拉绳及拍盖的同时,绳上的结带动拔叉上移,拔叉脱离浮力滑块的缺刻处,浮力滑块跟随水箱液面下降而向下滑移,直至底部顶触拍盖,强迫拍盖关闭阀座出水口,实现水箱少量冲水。随着液面升高,浮力滑块上浮,直至拔叉落入浮力滑块的缺刻处限位,等候再次少量冲水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大小便分水量冲洗马桶的问题,实现水箱有效节水;另,可通过调整浮力滑块的自重,来调节少量出水量,解决不同马桶不同用水量之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二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示意图
参照图1,双水量马桶水箱阀,包括阀座1、与阀座连体的溢水管2和拍盖3,拍盖3轴4定位在溢水管2上,并能灵活盖住阀座1的出水口11上,一号拉绳5的一端系在拍盖3上,另一端系在一号抬杆6上,抬杆6与操作柄7相联,其中溢水管2上套设有一浮力滑块8,斜设在水箱10底部的拔叉9顶触在浮力滑块8的缺刻处81,二号拉绳5的一端系在拍盖3上,另一端系在二号抬杆6上,二号拉绳5穿过拔叉套圈91,在套圈91下部的二号拉绳5上打有一结51,结51可以是直接在拉绳5上打结或挂一物件而成,结51上行挂住套圈91,并将套圈91连同拔叉9一起上提,使拔叉9动作,拔叉9在自重作用下在浮力滑块8的侧面滑移,顶触在浮力滑块8的缺刻处81时,保持浮力滑块8位置不随水位下降而下滑,保证一号拉绳5动作水箱大水量冲水顺利进行。一号、二号拉绳5和一号、二号抬杆6,均为同一构件,为了方便叙述给予冠名号,图中一号、二号抬杆6和各自的操作柄7对称设置在溢水管2的两侧,并可在水箱外表面上打上小水量和大水量的标志,实现大小便分档冲水的节水行为。水箱10内还设有进水管100和浮球101的控制阀等部分。
图2,主体结构与图1同,只是一号、二号抬杆6联接在同一操作柄7上,并对称分立在操作柄7的两侧,顺时针为大水量,而逆时针为小水量。
图3,主体结构与图1同,一号、二号抬杆6和各自的操作柄7对称设置在溢水管2的两侧,图例中操作柄7为按钮式,是现有技术,这里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强,未经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单色灯泡
- 下一篇:耕耘机的减速机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