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9887.2 | 申请日: | 200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9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树槐;卢怀亮;熊晓红;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08 | 分类号: | H02K7/08;H02K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为国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伺服 加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可适用于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等机械的加载系统,特别适用于对工作过程的位移、速度、位置及负载能力有实时控制要求的使用场合。
现有技术中的加载装置通常有机械传动加载、液压传动加载等方式。例如,中国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等单位开发的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就是采用的上述形式的加载机构。机械传动加载方式是由普通电机通过皮带驱动飞轮,再通过离合器、制动器和偏心轴(或肘杆机构)使滑块上、下往复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可变的,上、下端点位置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不同工艺对位移、速度、位置的不同控制要求。机械结构也较为复杂。液压传动加载方式是由液压泵站提供压力油,经电液控制阀驱动油缸活塞往复运动,实现对工件加载。系统元件多,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工作过程的位移、速度、位置及负载能力进行实时控制,可以满足不同工艺需要的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伺服加载装置的主体结构由具有伺服性能的电动机、基体、螺杆、螺母、加载头、法兰、轴承等部件组合而成,其构成为:在基体7中设置有螺杆2和螺母8,螺杆2设置在轴承5、6之中,并贯串于螺母8之中,轴承5安置在定位法兰3的中部;加载头9安置在螺母8的下部,并从法兰11的孔中伸出;基体7和螺母8上设置有限制螺母8旋转的导向机构;在基体7上设置有驱动螺杆2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说的动力传动机构可以由电动机1和变速传动机构4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电动机1是具有伺服性能的电动机。螺杆2通过轴承5、6及定位法兰3安装在基体7的中部,使其可以实现正、反向旋转;所说的螺母8采用一层或者一层以上的低摩擦系数的耐磨材料组合而成,螺母8于加载头9连接为一个整体,在螺母8上设置导向机构,使得当螺杆2转动时,螺母8带动加载头9保持直线往复运动。当电动机1正向旋转时,通过变速传动机构4驱动螺杆2正向旋转,经过螺母8转换为加载头9的伸出运动;当电动机1反向旋转时,加载头9作返回运动。伺服控制电动机1的转速、转矩、转角就可以改变加载头9的运动速度、力和位移量,两组参数成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不仅能对工作过程的位移、速度和负载能力进行实时控制或限制,还能精确定位,能满足多种工艺要求;
2.同时使用两台以上的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时,可以实现同步或异步动作;
3.结构简单,体积小,外形可随机器种类变化,简化了机器的总体结构;
4.当载荷不太大时,可省去变速传动机构,用电动机直接驱动螺杆,使结构更简洁;
5.伺服技术的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6.可以应用在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数控板料折弯机及其它机器设备上。
附图1: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结构原理图之一;
附图2:附图1的A-A向视图;
附图3: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结构原理图之二;
附图4:附图3的B-B向视图;
附图5: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外形结构原理图之一;
附图6: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外形结构原理图之二;
附图7: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外形结构原理图之三;
附图8: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外形结构原理图之四;
附图9:采用两台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同步控制滑块运动的数控板料折弯机实施例原理图;
附图10:附图9的左侧视图;
附图11:采用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进行板材加工的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实施例原理图。
附图1和附图3为两种螺母8的导向结构上略有区别的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附图1中的导向机构是在其基体7上制作与螺母8上的纵向槽相配合的纵向凸筋;而附图3中所给出的导向机构是在圆形螺母8上设置若干安置导向杆13的孔,与安装在基体7内的导向杆13相配合而形成其导向机构。通过上述两例可知,其导向机构的构成形式可以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其实现的原则是限制螺母8的旋转,使之只能作往复直线运动。例如,可将其基体7内腔和螺母8加工成矩形、多边形、椭圆形等等方式来实现其导向的目的。
对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电动机伺服加载装置,当载荷适宜时,可以采用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替代所说的螺杆2和螺母8。
当载荷不太大时可以省去变速传动机构4,用电动机1直接驱动螺杆2,使其结构更为简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指纹掌纹采集点阵线光源照明装置
- 下一篇:新型旋转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