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无效
申请号: | 00229563.6 | 申请日: | 200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9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玲;付秀虹;郭雅琴;杜鹃;吕艳丽;曹瑞芳;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秋玲;付秀虹 |
主分类号: | A61N5/02 | 分类号: | A61N5/02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辐射器 弧形 平面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
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调查表明已婚妇女中半数以上均不同程度患此病,且又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有电熨、冷冻、激光等。近几年随着微波技术用于医疗,微波组织凝固(Microwave Tissue Coagulation,MTC)开始用于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较好。MTC起治疗作用的是电极探头,电极探头直接接触宫颈面,对生物体产生热反应,引起糜烂宫颈局部温度升高,使糜烂组织烧灼、破坏、再生,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目前,MTC治疗探头有双直线形、单针形、双针形等,治疗时接触宫颈面积小,需要频繁移动探头,端点易反复重叠致创面深浅不均,而出现脱痂不一致、出血、病灶残留、上皮修复速度延迟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针对宫颈的解剖结构特点,研制出一种适合治疗宫颈糜烂的微波辐射弧形平面探头,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双直线形、单针形、双针形等电极探头治疗宫颈糜烂出现的弊端。
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其双电极探头呈弧形平面,为双舌状,并列设置,固定于辐射器顶端,并由辐射器另一端与微波治疗仪输出部分连接。
双舌状电极的弧形平面近端窄,远端宽,其近端根部分别固定连接于辐射器顶端的天线和反射器。
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的另一种形式,其电极探头亦呈弧形平面,为一单舌状电极和一外环电极组合而成,二电极分别固定连接于辐射器顶端的反射器和天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Ⅰ型主视图
图2为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Ⅰ型俯视图
图3为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Ⅱ型主视图
图4为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Ⅱ型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所示的I型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系采用弧形平面的双电极探头,外形为双舌状,并列设置,双舌状电极(1)(2)的弧形平面弧度为20~30°,近端窄为0.3厘米,远端宽为0.5厘米。中心部位的舌状电极(1)其近端根部固定连接于辐射器顶端中部的反射器,而外侧的舌状电极(2)其近端根部固定连接于辐射器顶端外壁内侧的天线。
图2所示的Ⅱ型微波辐射器弧形平面探头,其电极探头亦呈弧形平面,为一位于中心部位的单舌状电极(3)和一外环电极(4)组合而成,单舌状电极(3)的形状同双舌状电极(1),二电极分别固定连接于辐射器顶端的中部的反射器和外壁内侧的天线。
以上两种微波辐射器临床应用时,均由辐射器另一端的接头与微波治疗仪输出部分连接。
该器械使用方法:预热微波仪后,将功率调至30~40W,根据宫颈糜烂程度选择不同探头,糜烂Ⅰ~Ⅱ度用单舌状探头,糜烂Ⅲ度用双舌状探头,将探头完全敷贴于宫颈糜烂面并稍加压,脚踏微波治疗仪启动器,持续仅2~3秒,组织即呈现黄白色凝固变性。手术从子宫颈口内0.5厘米深处开始,依次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移动探头,并超出糜烂面0.1~0.2厘米,术毕创面呈米黄、浅锥形,深为0.3~0.5厘米。
该器械与其它MTC探头相比较,由于其探头为弧形平面,符合宫颈的解剖结构特点,能直接敷贴宫颈表面,与宫颈为面状接触而非线状或点状接触,接触面增大5~10倍,避免了短线状或点状接触部位重叠导致创面深浅不均的缺陷,并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缩短、损伤小、术后脱痂均匀、无病灶残留、上皮修复快等优点,宜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秋玲;付秀虹,未经张秋玲;付秀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热水器及食品加热保鲜箱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电磁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