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灯调光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9367.6 | 申请日: | 200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41/392 | 分类号: | H05B41/39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灯 调光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调光器,更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灯电子调光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调光器有多种多样,如CN 2062136 CN2087414CN2067884专利号ZL 93216441等,只能对白炽灯调光,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电低于180V时节能灯就不能点亮,不能节能,安装维修操作不方便。现在市场上销售的U型节能灯是一体化的,电低于180V也难以点亮进入正常工作,并且坏的节能灯管、管发了黑的不能点亮,功耗大,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工作电压要求严格,并且不能调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节能灯调光器,不用启辉器,工作稳定可靠,断了灯丝和灯管底部发了黑的均可使用,并且能调节光的亮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开关的一端与电容器相连,另一端与电阻相连,电阻与电位器相连,电位器与电阻、电容器、触发二极管相连,触发二极管与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电容器与二极管的负、正极相连,电容器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电阻的一端相连,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节能灯两端相连。
图1为节能灯调压器结构示意图。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可知,它由灯管G、电容器C1-C4、电阻R1、R2、二极管D1-D4构成,220V的电从插头P输入,通过开关K进行工作,开关K的一端与插头P的一端相连,开关K的另一端与保护电路的电容器C6的下端相连,开关K的上端与电阻R3的下端相连,电阻R3的上端与B点、电位器W的上端可控硅BCR的阳极相连,电位器W的下端与电阻R4的上端相连,电位器W的下端与电容器C5的上端、触发二极管2CTS的一端相连,电容器C5的下端与电容器C6的下端、可控硅BCR的阴极相连,触发二极管2CTS的另一端与可控硅BCR的控制极相连,插头P的另一端与A点相连,调光部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电位器W来控制可控硅BCR的门限电位,达到调光的目的。当220V电压进入调光网络,调节电位的大小对电容器C5进行充放电,通过触发二极管2CTS对可控硅BCR的门的大小进行调节,即门限电压大小来控制在AB两端的电压大小的变化。当220V的电压进入调压器,经调节后的电压在AB两端送入电子启镇器,B端与电容器C3、C4相连,电容器C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电容器C4的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A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器C1、C2的一端相连,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容器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1、R2的另一端分别与节能灯管G的两端相连。D1-D4为硅整流二极管,C1-C4为无极涤纶电容器,C1-C4与D1-D4构成一个倍压振荡电路,将电50Hz变换为15KHz-25KHz,再经过限流电阻R1、R2送到节能灯管G的两端去点亮灯管G,限流电阻R1、R2起到限流和稳定节能灯管G平稳工作,使节能灯管G在点亮后工作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尤其断了灯丝的、底部发了黑的节能灯管同样可以点亮,从4瓦至30瓦都可使用,工作稳定可靠,在点亮过程中光稳定不跳动,使用寿命长,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