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可分离结构的移动电话无效
申请号: | 00228335.2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袁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云川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阎永昌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可分离 结构 移动电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话,特别是组合式可分离结构的移动电话。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话,其受话器、送话器和天线射频部分安装在一个不能分离开的整体结构上,使用时整个移动电话靠近使用者脑部,导致天线射频部分的电磁辐射波对人体脑部的侵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天线装在机身,受话器和送话器装在分体,机身和分体可组合又可分离,结构紧凑,携带使用方便,避免电磁辐射对人脑侵害的组合式可分离结构的移动电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可分离结构的移动电话,包括机身1上的天线17、显示屏7、键盘8、音量按钮16、电池触片19和SIM卡座20,其特征在于与机身外形相匹配但留有显示屏和键盘空位的分体2上设置有受话器3和4、送话器5和6,分体2下部两端设置卡舌11、两侧中部设置卡扣按钮9和弹性卡扣23与对应在机身下部两端的卡槽12、机身两侧中部的卡扣槽10一一对应卡接或拆离,机身1下端中央设置卷线盒14,从中引出的连线15将机身1和分体2连接起来。
——所述的分体2的中空部分,也可在对应于显示屏7与键盘8相靠近的空道处加设一加强横梁,刚好卡压在前述空道处。
——所述的机身1下端中央,当使用无线方式时可不设卷线盒14而改设传输信号的触片25。
——所述的分体2的背面,当使用无线方式时,其下部中央对应机身下端中央触片25的位置设置传输信号的触点26。
——所述的分体2背面下部中央位置设置叉簧18,与其位置对应的机身1下部中央设置叉簧13。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身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身和分体组合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身和分体组合时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机身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机身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机身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分体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分体欲加横梁时的机身正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加横梁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加横梁后的背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加横梁后与机身组合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对应分体加横梁后的机身侧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无线方式时的机身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无线方式时的分体正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无线方式时的分体背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无线方式时的机身与分体组合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内各部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叉簧状态检测电路示意图
在上述图1~图20中,1为机身,2为分体,3、4为受话器,5、6为送话器,7为显示屏,8为键盘,9为卡扣按钮,10为卡扣槽,11为卡舌,12为卡槽,13为叉簧,14为卷线盒,15为连线,16为音量钮,17为天线,18为叉簧,19为电池触片,20为SIM卡座,21为连接器插线孔,22为卷线盒出线孔,23为弹性卡扣,24为分体中的支撑横梁,25为机身正面传输信号的触片,26为分体背面传输信号的触点,27为分体的两个电池仓盖,28为电子开关,29为连接器,30为叉簧状态检测电路,31为分体正面送话器,32为分体背面送话器,33为分体正面受话器,34为分体背面受话器,35为叉簧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云川,未经袁云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