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保温不粘底不锈钢锅体无效
申请号: | 00228114.7 | 申请日: | 200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强;汤锡照;何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志强;汤锡照;何耀光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刘润愚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 保温 不粘底 不锈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粘底锅,属于厨房餐具的改进。
现有的不粘底锅一般是采用在陶瓷锅或者是在铝材锅或不锈钢锅的内部加工涂复一层不粘锅复合层,这几种结构的不粘底锅都存在着一些缺陷,陶瓷锅加工制造困难,重量重、清洗不方便且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铝材锅或不锈钢锅要增加复合层,且复合层的涂复工艺复杂、难度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锅铲等金属物刮削磨花,甚至造成脱落,影响其使用效果,长时间使用后甚至会失去不粘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使用效果好、使用好、寿命长的多用保温不粘底不锈钢锅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呈凹凸分布的异形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是上述锅体侧壁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辅助锅底,且该锅底上设有呈凹凸分布的异形槽。也可以是上述锅体底部安装有复合锅底,该复合锅底上设有呈凹凸分布的异形槽,且复合锅底和锅体底部之间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耐高温的导热板。
上述异形槽的结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上述异形槽为呈螺旋曲线状分布的螺旋槽。也可以是上述异形槽为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呈径向分布的放射槽。或者是上述异形槽为若干层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形槽。或者是上述异形槽由若干平行的横槽或竖槽或其组合的呈十字交叉的格状槽。还可以是上述异形槽为由若干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凹凸点组成的散花状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锅底设置异形槽的结构,通过呈凹凸分布的异形槽可有效加大锅底加热和散热时的面积,从而使锅底快速加热和快速散热,且传热效果好、受热均匀,从而有效避免食物粘贴在锅底,达到不粘锅的目的,且这种结构的不粘底锅加工制造简单、方便,并且可克服原有不粘底锅直接接触锅铲等金属物造成磨损而影响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的缺点,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不粘底锅。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锅体1侧壁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辅助锅底11,且该辅助锅底11上设有呈凹凸分布的异形槽2。该异形槽2的结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上述异形槽为呈螺旋曲线状分布的螺旋槽。也可以是上述异形槽2为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呈径向分布的放射槽。或者是上述异形槽2为若干层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形槽。或者是上述异形槽2由若干平行的横槽或竖槽或其组合的呈十字交叉的格状槽。还可以是上述异形槽2为由若干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凹凸点组成的散花状槽。
实施例2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锅体1底部安装有复合锅底3,该复合锅底3上设有呈凹凸分布的异形槽2,且为保证不锈钢锅体的传热效果良好和受热的均匀,复合锅底3和锅体1底部之间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耐高温的导热板4。异形槽2的结构形状同实施例1一样可以多种多样,此处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志强;汤锡照;何耀光,未经袁志强;汤锡照;何耀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