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到位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00227627.5 | 申请日: | 200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俊;阮福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英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4 | 分类号: | B66F3/2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地址: | 52925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到位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是一种快速到位千斤顶。
现有类似的千斤顶,其内部结构为两个油缸,但是采用并联的方式,故快速起升的效果不够理想,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起升快捷,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快速到位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大油缸、活塞杆、活塞、手柄、油泵、滤油器、单向阀、安全阀、卸荷阀、单向阀、油缸盖、外管,其特征在于:还有快速推杆、小油缸、顺[序阀、单向阀、倒吸阀、阀体,小油缸设于阀体内,快速推杆的一端伸入小油缸内,另一端伸入大油缸内,并可顶住位于大油缸内的活塞杆及活塞,在大油缸与小油缸之间设有大小缸连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单向阀设在油泵与小油缸之间。顺序阀设于单向阀与大油缸之间。油缸盖、外壳与阀体之间形成油池。倒吸阀设于大油缸与油池之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阀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阀体的A-A向结构剖视图;
图5为阀体的B-B向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大油缸1、活塞杆2、活塞3、快速推杆5、小油缸6、顺序阀7、单向阀8、12、15、手柄9、油泵10、滤油器11、安全阀13、卸荷阀14、倒吸阀16、油缸盖18、外管19、阀体20、堵头钢珠21等。小油缸6设于阀体20内,快速推杆5的一端伸入小油缸6内,另一端伸入大油缸1内,并可顶住位于大油缸1内的活塞杆2及活塞3,活塞杆2的一端装有活塞3,另一端可伸出大油缸1外,在大油缸1与小油缸6之间设有大小缸连通道4。外管19装于油缸盖18与阀体20之间,形成油池17。单向阀8设在油泵10与小油缸6之间;顺序阀7设于单向阀8与大油缸1之间;倒吸阀16设于大油缸1与油池17之间。
起升时,拉动手柄9上升,油泵10吸油,单向阀12打开,油经滤油器11、单向阀12进入到油泵10;此时压下手柄9,油泵10压油,单向阀12关闭,单向阀8打开。此时视活塞杆2承受载荷的不同,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当活塞杆2空载时,油进入小油缸6,快速推杆5左移,但未到达大小缸连通道4,此时受快速推杆5的作用,活塞杆2快速左移,活塞3右腔真空,倒吸阀16打开,油进入大油缸1,为实施活塞杆2受力顶出作准备;当快速推杆5继续左移到尽头,此时,油可经大小缸连通道4直接进入大油缸1,实施活塞杆2受力顶出。当活塞杆2承受正常载荷时,快速推杆5未能到达大小缸连通道4,小油缸6油压上升,顺序阀7打开,油经顺序阀7进入大油缸1,实施活塞杆2受力慢顶出。当活塞杆2承受超负荷时,油压上升,并超出安全规定值,安全阀13开启,油经安全阀13回到油池17。
下降时,卸荷阀14被打开,额定载荷压活塞杆2右移,大油缸1的油经单向阀15、卸荷阀14回到油池17。同时活塞杆2推动快速推杆5右移,小油缸6的油经卸荷阀14回到油池17。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两个油缸采用串联方式,结构简单合理,起升快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英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英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数字通用盘的制造模具
- 下一篇:自行车小孩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