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溉系统中的灌溉流量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00226450.1 | 申请日: | 200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彧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F16K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溉系统 中的 灌溉 流量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业灌溉,可以用作农作物灌溉定量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尤其适用在公路中央分隔带内节水灌溉绿化物定量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
高速公路的特殊性使得公路上绿化物的灌溉和耕作工作都很繁重,目前采用水车大水漫灌,这种方式不仅投入高,还会造成公路病害,更加严重的是影响行车安全,对公路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也造成很大的威胁。滴灌是将水连同肥料、农药、化学激素一起加压、过滤后,通过低压管道系统输送到滴头,然后将溶液均匀而缓慢地滴入植物根区的新技术。将它用在公路上具有显著的安全、高效、节水、节能等优势。但目前滴灌的自动化装置比较复杂,要大量使用测量、监控仪器,如土壤水份传感器、管道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等,然后通过电缆连接起来,在中心控制系统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全局控制,投资相当高,无法普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溉系统中的灌溉流量控制阀,依靠管道内水压的作用,通过灌溉流量控制阀Ⅰ完成对灌溉流量的自动控制。
本目的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灌溉流量控制阀Ⅰ在箱体上设有入水管1、出水管2,在其连接处设置有浮球阀装置3,靠近浮球阀装置设置有定量水箱4,出水管2通过毛管16连接有出水滴头5,滴头下方设有水箱6,它通过虹吸管7与定量水箱4连通,在定量水箱4底部设有排水管8,排水管口内设置有单向阀9。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灌溉流量控制阀Ⅰ对灌溉系统流量自动控制。它适用于农业灌溉系统,尤其在公路自动化节水灌溉系统中特别能显示出其优越性能。既能降低系统输送动力,降低对管材的抗压强度的要求,减少工程成本,又能使公路节水的灌溉达到自动化。该控制装置无须人工或电动操作。其结构合理,关启可靠,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推广使用能力。
下列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图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与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2为灌溉流量控制阀Ⅰ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示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灌溉流量控制阀Ⅰ,在其箱体8上的一侧设有一个入水管1,其另一侧有出水管2,入水管与出水管相通,在其连接处设置有一个浮球阀装置3,靠近浮球阀装置设置有定量水箱4,浮球阀阀体与定量水箱相隔。所述浮球阀装置3由阀体13,在其内设置有阀瓣14,与阀瓣连接有联动杆15,联动杆顶端与浮球连杆相接构成。浮球12置于定量水箱4内,见图3,在出水管2上通过毛细管1 6并在其顶部安有出水滴头5。见图2,在滴头5的下方装置有水箱6,它通过虹吸管7与定量水箱4相通。在定量水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8,见图1,灌溉流量控制阀Ⅰ中的排水管8与进水管1是连通的,排水管上装有单向阀9。水箱6及浮球阀装置3分别由螺栓固定在箱体10上。通气孔11与大气相通。
该灌溉系统中的灌溉流量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灌溉流量控制阀Ⅰ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2、3。水经主管道Ⅱ进入灌溉流量控制阀Ⅰ的入水管1,该入水管1与排水管8是连通的,当水进入水管1时,也流入排水管8,而推动单向阀9的阀瓣,使其封闭定量水箱4的底部。而水从入水管11通过打开着的浮球阀装置3分别进入出水管2和毛细管16。这时灌溉流量控制阀Ⅰ的出水管2中的水流入灌区毛管中灌溉植物了。同时流入毛细管16的水通过滴头5进入水箱6,水箱6的水达到一定容量后经过虹吸管7流入定量水箱4。根据植物需要的灌溉水量确定定量水箱4的液面高度。流入水箱4里的水达到设计高度时,浮球6通过杠杆作用推动浮球阀装置3中的联动杆15向下移动,并顶住阀瓣14紧紧压在阀瓣座17上,而关闭入水管1,截断水流。
水泵停止工作后,灌溉流量控制阀Ⅰ中的水箱4内的水流入主管道,通过系统最低点的出水口排出。浮球12在重力的作用下打开关闭的浮球阀装置,恢复到灌溉前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彧,未经李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6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