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烧式生活燃煤炉灶无效
申请号: | 00225438.7 | 申请日: | 200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曹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邦文 |
主分类号: | F23B1/02 | 分类号: | F23B1/02;F24B9/00 |
代理公司: | 郴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湘军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烧式 生活 燃煤 炉灶 | ||
本实用涉及一种反烧生活燃煤炉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燃气也逐步在城市居民中推广使用,燃气用户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但我国作为一个产煤大国,燃煤是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燃煤炉的热效率或减少燃煤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厂家推出各种各样的燃煤炉灶。在中国专利也公布了多种燃煤炉灶,一种公告号为2132104的《无烟高效反烧炉》,它是由炉壳体及其内的耐火层和炉箅构成的炉灶,埋设在炉壳体的耐火层内的炉体采热水管、装在炉灶上的中空炉体构成。这种反烧炉利用反烧形式能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热效率得到提高、用炉体采热水管利用了余热,热损失减小,但这种反烧炉结构较为复杂,在添煤除渣时比较麻烦,操作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热损失小,能连续放热和燃烧稳定,尾气对环境污染小,换煤除渣更为方便,在满足炊事连续用火的同时,还能连续供应卫生热水,适用于各种有烟、无烟煤燃烧的反烧式生活燃煤炉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整个燃煤炉灶分上、中、下三段,在中段的中心位置为炉芯,炉芯的下方为翻转逆止炉桥;在炉芯与炉壳的保温层内设置热水箱,热水箱的一部分延伸至炉灶的上段,在热水箱延伸部分一侧开有尾气通道,尾气通道与炉灶上方的尾气净化装置相通,在另一侧有凹槽,槽内设置出渣斗;在靠近炉芯的保温层内布置有套筒式升降锅顶,升降锅顶的上端稍高出炉芯,下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上板上;升降机构为四连杆结构,其中上、下端为平板,上板和下板通过铰接的连杆相连,在上板上面设有进煤盘,在进煤盘上装有封火盘,炉芯与上板、进煤盘和封火盘同心;在上板的前后两侧和下板的下面分别装有滚轮,上板的滚轮与固定在炉壳侧面的垂直导轨配合,下板的滚轮与固定在炉壳底面的水平导轨配合,在下板的中心位置还设置螺母,在螺母内配合有旋转螺杆,一端与电动机相连,另一端与手动摇柄相连;在炉灶的上段靠近炉芯,除去渣斗处布置有分火墙,在靠近裸露的热水箱,除去渣斗处均匀布置有活动挡火板,在分火墙和活动挡火板之间构成外围火道,在翻转逆止炉桥的外围设置封火拉杆伸出炉壳外。
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炉灶为反烧式,可有效地提高燃烧的热效率,在炉灶的上段设置有分火墙和活动挡火板,在分火墙和活动挡火板之间形成的外围火道,使燃烧更为充分,设置热水箱且热水箱在上段的延伸裸露部分直接与外围火道的余热和燃烧尾气接触、减少了热损失、设置尾气净化装置,对尾气脱硫净化减少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在炉灶下段设有升降机构,配合有电机和手动摇柄、可在使用时,不必搬动锅子,利用升降锅顶顶升锅子,与升降机构相连的进煤盘,把煤直接送入炉芯,利用升降机构与进煤盘之间封火盘,通过封火拉杆将火从炉芯下沿直接封住,操作更为方便,避免煤灰和煤气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该I-I的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的反烧式燃煤生活燃煤炉,整个炉体分为上、中、下三段,在中段的中心位置为炉芯11,炉芯的下方为翻转逆止炉桥12,在炉芯11与炉壳1的保温层2内设置有热水箱3,热水箱的一部延伸至炉体上段,在热水箱延伸部分一侧开有尾气通道13,尾气通道与炉体上方的尾气净化装置4相通,在另一侧有一凹槽10,槽内设置出煤斗8,在靠近炉芯周围的保温层内布置有三个套筒式升降锅顶7,升降锅顶的上端稍高出炉芯,下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上板24上,升降机构为四连杆结构,其中上、下端为平板,上板24和下板26通过左右各两根铰接的连杆21相连,在上板24上设有进煤盘20,在进煤盘上设有上下可动的翘式封火盘18,炉芯11与上板24、进煤盘20和封火盘18同心,上板的前后两侧面和下板的下面分别装有滚轮23,上板的滚轮23与固定在炉壳1侧面的垂直导轨22相配合,下板的滚轮23与固定在炉壳底面的水平导轨19相配合,在下板26的下面中心位置设有螺母25,螺母与旋转螺杆17配合,旋转螺杆用轴承结构与炉壳底面相同定,一端与电动机27相连,另一端与手动摇柄16相连。升降机构处于起始位置时,进煤盘20与设置在炉灶下段的进煤斗15底部相平齐,升降机构处最高位置时,进煤盘稍高于翻转逆止炉桥12。在炉灶上段的靠近炉芯,除出渣斗处布置有分火墙6,在靠近裸露的热水箱除出渣斗处,均匀布置有活动挡火板5,在分火墙和活动挡火板之间构成外围火道28,在翻转逆止炉桥12的外围设有封火拉杆14从侧面伸出炉壳1外,在尾气净化装置设置有螺旋与转页式相结合的脱硫器29和旋扭风门30,在进煤斗15和出渣斗9中分别设有推煤杆31和出渣杆9,推煤杆由一块刻有与蜂窝煤煤孔位置相对应刻度弧形板和直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邦文,未经曹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5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