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鞋轮逆转的旱冰鞋无效
申请号: | 00223964.7 | 申请日: | 200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1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A63C17/22 | 分类号: | A63C17/22;A63C17/00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那顺贵 |
地址: | 62100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逆转 旱冰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在人脚上支承人体行走的代步装置,尤其适用于防止鞋轮向后逆转的旱冰鞋。
目前,公知的旱冰鞋的构造是:可顺逆双向转动的轮体套装于支承架上,支承架固定在鞋掌底部,人穿在脚上用力向后蹬地,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人前行,若用力向前蹬地,则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倒行。其缺点是人体操控困难,极易摔跤(特别是初学者),当人体用力向后蹬地时,轮体还会向后逆转滚动,不能从地面获得较大的摩擦反作用力,因而机构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人体容易操控的机构效率较高的既能作为娱乐设施、必要时还可代替人脚行路的防止鞋轮逆转的旱冰鞋。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旱冰鞋上设有防止鞋轮逆转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一个棘轮机构,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防止鞋轮逆转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一种防止鞋轮逆转的旱冰鞋,涉及鞋掌,固定于鞋掌上的支承架,静配合在位于鞋掌两侧的支承架端部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的外圆环上固定有鞋轮,在鞋轮内侧与支承架之间设有防止鞋轮逆转的装置。
所述防止鞋轮逆转的装置可以是由掏于鞋轮内侧的周边为棘齿的环形槽和铰接于支承架上的棘爪构成,其中棘爪与棘齿形成棘轮机构。当然,棘齿也可固定在支承架上,而将棘爪铰接于鞋轮上的适当位置。,
所述鞋轮内侧的棘齿内亦可嵌入相同形状的耐磨金属件,以防止棘齿磨损变形。
为了增强棘爪的复位性能,在支承架上的相对位置设有两个棘爪,且在支承架上还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其中一个棘爪上。
所述防止鞋轮逆转的装置也可以是由掏于鞋轮内侧的周边为螺旋星形缺口的环形槽和装置于螺旋星形缺口中的滚珠构成,且支承架的相应位置的周边为台阶形,该台阶用以支承滚珠并使滚珠始终位于螺旋星形缺口中。
所述滚珠的形状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棘轮机构或螺旋星形缺口与滚珠的结合可以防止鞋轮逆转,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配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装配图。
图5是图4的B向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一种防止鞋轮逆转的旱冰鞋,涉及鞋掌5,固定于鞋掌5上的支承架3,静配合在位于鞋掌5两侧的支承架端部的轴承2,其特征是在轴承2的外圆环上固定有鞋轮1,在鞋轮1内侧掏有周边为棘齿8的环形槽,在支承架3上铰接有棘爪7,其中棘齿8和棘爪7形成棘轮机构。所述棘爪7有两个,分布于支承架3上的相对位置,在支承架3上还装有扭簧6,扭簧6的两端分别顶在相应的棘爪7上。在支承架3的端部还装有紧固螺母4。
其工作原理是,当鞋轮1沿图示方向转动时,棘齿8将棘爪7压下,从而鞋轮1能顺利转动;当鞋轮1欲沿相反方向转动时,棘爪7在扭簧6的作用下复位,并将棘齿8卡住,从而阻止鞋轮1反转。
实施例2,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鞋轮1内侧掏有周边为螺旋星形缺口9的环形槽,在螺旋星形缺口9中装有滚珠10,且支承架3的相应位置的周边为台阶形,该台阶用以将滚珠10限定在螺旋星形缺口9内。当然,该台阶内侧凸出部分也可用一固定于支承架3上的挡板代替。
其工作原理是,当鞋轮1沿图示方向转动时,滚珠10将位于螺旋星形缺口9的开口外(见图5所示位置),鞋轮1能顺利转动;当鞋轮1欲沿相反方向转动时,滚珠10将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不断往缺口9的小头部分挤,相当于在鞋轮1与支承架3之间加了楔,从而阻止鞋轮1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3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