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程封闭巨型滚滑平台运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2116.0 | 申请日: | 200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贺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永安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B6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1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程 封闭 巨型 平台 运输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是一种超大容量的集成运输装置,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难题。
背景技术:目前大城市的公共交通主要为集束程度较低的运输装置——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或地铁列车,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阻塞、车祸频发……,无法满足城市人口高密度生活的需要,它的弊端在于各车自备动力,分散行驶,占用城市道路资源大,而运送乘客的数量却很有限。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城市交通拥挤、无法满足城市人口高密度生活需要的弊端。本实用新型采用交通压缩、交通集成、车路合一的方式,提供11种超大容量的集成运输装置方案。它们能够完全解决交通拥挤,满足城市人口出行乘车的需要。
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城市机动车道两侧各设一条固定的单通道封闭壳(可占用自行车道或采用高架路道),在壳内建设固定的单轨或双轨滚滑轨道,在滑轨上运行的结构部份从上至下依次由平台上部框栏——平台——立柱支撑——滚滑上偶件等组成,立柱纵向间距≤1.2m,每段上偶件长≤1.6m,它承载两根立柱的荷载,每段上偶件之间留空≥0.8m,每节平台一般长2~2.5m,平台之间用柔性联结,可适应左右转弯需要,由于平台、立柱和下偶件及支撑构架本身具有转向作用,故平台下不另设转向架。每列平台列车的长度可按客流需要确定(一般为1KM左右)。驱动平台运行的动力有磁力驱动、气力驱动、机电齿轮驱动、磁流体驱动等。动力设备一般设在平台两边下部,它由地面设备和平台偶合设备构成。平台的启动、运行、刹车控制,可由传感检测设备、电源时段顺序开关自控器件、变频调速器、反向制动电路等组成的计算机反馈调节自控设备来完成。由于平台列车紧靠人行道,乘客可以很方便的随站上下平台列车。而对于街边住户的小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的问题,可以将封闭壳设计为每500米断开12m,在断开段高出封闭壳顶部设置固定雨蓬,并在雨蓬下设置电动升降吊桥,由可编程序控制器按平台列车营运错容所确定的时段控制小车通行吊桥通道。关于行人横穿马路的通道,可按现行常规方式采用横穿地道或设置行人天桥和自动扶梯来解决。此外,当城市规划将平台列车安排为占用非机动车道的情况下,失去通道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完全可以推入平台列车,由平台集运至各分流支线路口分流。当城市规划将平台列车安排为非机动车道上的高架桥道时,则同现行交通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有益效果: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就系统而言它能够同现行城市交通共融,对现行城市交通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冲击,就方案的技术装置本身而言,对比现行分散行驶的城市交通工具,它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无车祸、无车阻,其造价特别低廉,占用城市道路资源最省(可用客流量与占用道宽之比值来衡量),运输效率最高(可达现行城市交通效率的数十倍)等优势,是一种高效超大容量的集成运输装置,可以完全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化费高额代价以及建设期限沉长等弊端,更是一种优化城市交通组合,为城市所有阶层(特别是行人)创造美好绿色交通环境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个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以下数字凡未注明单位者均以毫米计)图1、S1型是油膏(脂)润滑的园头形滑轨摩擦付横剖面图。
S2型是固体润滑的方头形滚滑轨道摩擦付横剖面图。图2、S3型是液体润滑的椭圆头形滑轨摩擦付横剖面图。
S4型是固体润滑的方墩头形滚滑轨道摩擦付横剖面图。图3、S5型是固液润滑滚滑结合的山形滚滑轨道摩擦付横剖面图。
S6型是固体润滑的槽形滚滑轨道摩擦付横剖图。图4、全程封闭的单车道平面图。图5——方案(1).由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S1型双轨滑动运输平台横剖面图。图6——方案(2).由内燃机头牵引的S2型双轨滑动运输平台横剖面图。图7——方案(2).N——N纵剖面图。图8——方案(3).由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S4型双轨滚滑运输平台横剖面图。
方案(4).由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S3型双轨滑动运输平台横剖面图。图9——方案(5).由压缩空气驱动的S4型双轨滚滑运输平台横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永安,未经贺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