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在回转泵轴与泵壳之间的集装式双端面机械密封件无效
申请号: | 00220829.6 | 申请日: | 200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36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鲲;姚黎明;曹旺顺;吴兆山;方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之间 集装 端面 机械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在回转泵轴与泵壳之间的机械密封件。
在用于输送各类流体介质的回转泵中,为了阻止回转机械输送的流体介质沿回转轴与机械壳体之间的缝隙泄漏,必须设置密封。现有技术中,已有采用端面密封,也即将旋转轴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转化为其自身的旋转环与静止环端面间的密封。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具有泄漏量少、自动补偿等优点,但用在输送含有颗粒、纤维、易堵塞、易结晶、海水等介质的泵类中,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提供预紧力和补偿力的弹簧直接与介质接触,若遇有颗粒沉积、纤维堵塞、介质结晶腐蚀等,都将造成弹簧失去弹性而导致密封失效。
2、该类机械密封都是采用部件分装,其安装复杂、难度大,可靠性难以保证。
3、为了实现对流体介质的压力平衡,使非平衡型机械密封成为平衡型机械密封,必须以改变机械密封的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为前提。
4、现有的用在潜水泵和潜污泵中的机械密封都是非平衡型机械密封,其使用条件是介质压力不大于0.6Mpa,承受反压能力更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在回转泵轴与泵壳之间的集装式双端面机械密封件,以简便安装、提高工作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在回转泵轴与泵壳之间的集装式机械密封,无需改变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方便地实现对流体介质的压力平平衡,使非平衡型机械密封成为平衡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双动静环构成前、后两级双端面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
a、设置由可相对转动的轴套和端盖构成的基座,在所述轴套外周,以压簧为中心,其两侧依次为与轴套形成密封的动环,与动环形成相对转动的静环;
b、由密封套、端盖、静环、以及动环构成封闭的压簧腔;
c、在所述压簧腔的前端面上设置前压板,在其后端面设置后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前级密封的动环尾部,设置凸起的轴套台阶,形成该动环位于泵体密封腔中的的后端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簧被封闭在压簧腔中,与被输送的介质完全隔离,从而保证压簧不会因输送介质中的泥沙、颗粒、纤维、结晶等堵塞而失效。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工作可靠性,也由于避免了介质的腐蚀而延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前压板和后压板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其承受正、反向压力的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轴套台阶,使其前级密封中的动环因而具有后端面,后端面同样承受介质压力,这一压力与来自前端的介质压力进行抵消。因而,本实用新型作为平衡型机械密封件,可工作在高压介质中。同时,无需改变安装尺寸及外部形状。
4、本实用新型为集装式结构,组装精度预先得以调整,用户只要将其整体推入回转泵密封腔内,拧紧连接螺栓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快捷,密封安装成功率高。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上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由双动静环构成前、后两级双端面密封。
设置由可相对转动的轴套1和端盖2构成的基座,在轴套1外周,以压簧3为中心,其两侧依次为与轴套1形成密封的动环4、5,分别与动环4、5形成相对转动的静环6、7。其中包括前级动环4、后级动环5和前级静环6、后级静环7。
如图所示,由密封套8、端盖2、静环6、7、以及动环4、5共同构成封闭的压簧腔9。在压簧腔9的前端面上设置前压板10,在其后端面设置后压板1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工作在高压介质中的平衡型机械密封件。如图所示,相对于前级密封的前级动环4尾部,设置凸起的轴套台阶12,形成该动环4位于泵体密封腔13中的的后端面14。后端面14同样承受介质压力,这一压力与来自前端的介质压力进行抵消。因而成为平衡型密封件,无需改变安装尺寸及外部形状。
为了加强润滑,减少密封端面的磨损,在封闭的压簧腔9内,注入有润滑油,并设置循环油泵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高倾斜一体化传感器
- 下一篇:粉碎、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