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管型人体腔道用支架无效
申请号: | 00220342.1 | 申请日: | 200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华;杨恒;杨建华;王兰英;曹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法尔胜吉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443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腔道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腔道用内支架,尤其是人体腔道用板、管型支架的构造,用于扩张和支撑狭窄的血管、食管、胆管或前列腺尿道管腔。
血管栓塞、食管癌、前列腺增生和胆道结石是生活中常见的管腔梗阻性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开放性或腔道内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操作难度大,并且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复发率高,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难点,利用内支架的介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腔道内支架是一种常用的装置,具有各种形状,管、板状是最常见的。现用的人体腔道用内支架多为网格状或螺旋丝状结构,植入人体后,用来扩张和支撑狭窄的血管、食道、胆道或前列腺尿道管腔,解除腔道梗阻,保持腔道畅通,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然而,以上两类支架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支架的支撑力调整范围较小,厚度较大,摩擦系数较大。网格状支架有金属材料的重叠点,支架会使体液的流动性能变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放置、支撑力调节范围宽的人体腔道用内支架,尤其是板、管类内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体腔道用内支架,它是采用均匀分布孔的薄壁板、管或均匀分布缝的薄壁板、管再成型内支架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一般在薄壁管上激光打孔或者采用割缝形成支架的材料。后扩张成型,或者采用薄壁板割缝或打孔后卷制成型的板、管类支架。
与现有人体腔道用内支架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支架的支撑力调节范围宽,不会因病变部位发生变化面使支架发生移位或变形;
(2)无金属材料的重叠点,摩擦阻力小,流体力学性能好,特别适用于胆道和血管;
(3)表面平整,结构连续,易抛光,可以克服血栓、结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扩张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人体腔道用内支架,采用均分布孔5的薄壁板、管或均匀分布缝6的薄壁板、管再成型内支架的形状。支架的形状为板状1或管状2,中间孔型3或缝型4。本实用新型在薄壁管上激光均匀打孔或者采用均匀的割缝6形成支架的材料;割缝6材料还宜于扩张成型(如图2-b所示),或者采用薄壁板割缝或打孔后卷制成型的板、管类支架。薄壁板、管一般选用不锈钢、镍钛合金等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的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的高分子材料和其它材料。薄壁板及其孔、缝的参数如下:壁厚0.1-0.5mm,孔和缝的所占空间比例为20-50%,孔径5的大小为0.5-2.0mm。缝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0.01-0.03mm和2.0-5.0mm。图3板状结构示意图中,先为板状,然后成型成卷曲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法尔胜吉特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法尔胜吉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疾病自动识别诊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化气体或制取氧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