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头锚固式锚注杆无效
申请号: | 00219465.1 | 申请日: | 200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14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佳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大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晟 |
地址: | 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头 锚固 式锚注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道支护构件,确切地说是一种端头锚固式锚注杆。
目前,在巷道维修期普遍使用的锚注杆,由于在未注浆前,其锚固力小,不具备巷道开挖期的锚固支护能力,因而不能在巷道开挖期使用,只能在维修期当作注浆管使用;另外,由于将注浆孔前、后平行交错地设计在锚注杆的管杆端头管壁处,即使得在注浆时,封堵长度过长,浆液难以到达围岩表面,又不利于浆液的均匀扩散,减弱了注浆加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能够在巷道开挖期即可支护使用的,并且能够均匀注浆的端头锚固式锚注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锚注杆的基础上,在管杆的端头处设置锚固件,管杆中段的管壁上螺旋120°交错设置注浆孔。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螺纹钢锚固件;
图4为十字形间隔式锚固件;
图5为倒楔式锚固件;
图6为锚注杆端部打扁式锚固件。
由图1可见,本锚注杆由管杆1、螺帽2、托盘3、档环4和锚固件5组成。管杆1采用钢管,其ab段为螺纹段,供螺帽2固定上紧托盘3,压紧封孔物和给予锚注杆予应力;bc段为密封止浆段,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密封;档环4与管杆1焊接,起阻挡密封物脱落和减少浆液对密封物压力的作用;cd段为注浆段,其管壁上按螺旋120°交叉地钻有注浆孔6(见图2);de段为锚固段,锚固件5采用螺旋筋,螺旋筋焊接在管杆的端头处。
锚固件5也可采用螺纹钢(见图3),也可采用间隔式锚固件(见图4),也可采用倒楔式锚固件(见图5),也可以直接将锚注杆的管杆端头打扁作为锚固件(见图6)。
使用时,将树脂等锚固剂药包、锚注杆先后插入预先在巷道内岩石上打好的钻孔内,挤破锚固剂药包,待锚固剂凝固将锚注杆锚固后,在托盘3与挡环4之间塞入水泥砂浆并捣实封孔。最后,再通过管杆1的端口向管杆1内注浆,浆液从注浆孔6向管杆1外的四周扩散,形成加固圈,从而使围岩从开挖面到孔底的范围均能得到有效的加固。
由此可见,在巷道的开挖期,即采用本实用新型代替现行的锚杆,既能锚,又能注,可将不同施工期的支护构件合二而一,实现了用同一锚注杆完成先锚(开挖期)、后注(修复期)的软岩支护方式,从而省去多层支护和返修费用,大大降低了巷道的支护费用;且由于是先锚固,给围岩以预应力,使得锚注杆长度范围内围岩应力向均布发展以形成自身支承拱,对围岩有主动支护作用;同时,由于将注浆孔螺旋120°间隔设置,使扩散源分布在特定位置,浆液扩散均匀,效果好,使围岩从开挖面到孔底的范围均能得到有效的加固。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安装使用简便,可广泛用于巷道、隧道及堤坝的支护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佳,未经李华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9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