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速内拉床无效
申请号: | 00218801.5 | 申请日: | 200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4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翁华锋;翁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华锋;翁华轩 |
主分类号: | B23D37/04 | 分类号: | B23D3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群 |
地址: | 3212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速内 拉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拉削设备,特别是一种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对金属进行拉削的内拉床。
目前,大多数拉床一般都采用液压牵引,因此拉床造价成本高、功率损耗大。中国专利号92223131.5公开了一种立式机械传动的冲击试样缺口的双刀拉床,它采用了机械传动结构,但不能对工件进行内拉作业,而且由于滑道是套筒式的,在拉削过程中因拉削需要承受较大拉力,对床体承受能力要求较高,使拉床造价上升。为此本发明人曾对以上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机械传动、可内拉工件且造价较低的内拉床,并申请了中国专利98223286.1。但由于该方案在拉床拉削作业和回刀作业时,均由同一电机控制工作,拉削和回刀速度相同,使得拉床回刀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功率损耗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进行拉削作业和回刀作业时采用不同速度、不同功率且加工效率高的双速内拉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速内拉床,包括床体、装于床体中的主电机、润滑系统、与主电机输出端相连的减速器,减速器与链轮相连接,链轮与丝杆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丝杆链轮装在传动丝杆上,滑轨与传动丝杆平行排列,滑轨一端连接于支承体,另一端与支承板相连接,支承板中设有固定工件装置,滑动板可在滑轨上移动,传动丝杆、滑动板、刀座连为一体,所述的支承体上设有附电机,附电机轴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连接设在传动丝杆上且与其相对应的丝杆齿轮,所述的减速器轴上设有电磁离合装置。
所述的电磁离合装置包括电磁铁、牵引体、传动滑块、链轮,电磁铁与牵引体连接,牵引体内设有轴承并与传动滑块相接,传动滑块内设有弹簧、弹簧固定块,传动滑块开有滑槽,减速器轴设有与滑槽相对应的固定键,传动滑块套在减速器轴的对应位置上,传动滑块端面设有与链轮靠背相对应的靠背。
所述的链轮中设有链轮轴承,端面设有链轮靠背。
所述的床体为铸铁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支承体上设有附电机,附电机轴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连接设在传动丝杆上且与其相对应的丝杆齿轮,减速器轴上设有电磁离合装置,可根据拉削和回刀不同工况,使用主、附电机对内拉床的拉削和回刀速度分别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回刀速度和加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传动部分电磁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速内拉床,包括床体1、装于床体1中的主电机2、润滑系统、与主电机2输出端相连的减速器3,减速器3与链轮17相连接,床体1为铸铁件,链轮17中装有链轮轴承18,端面设有链轮靠背19,链轮17与丝杆链轮15通过链条连接,丝杆链轮15装在传动丝杆4上,滑轨6与传动丝杆4平行排列,滑轨6一端连接于支承体7,另一端与支承板8相连接,支承板8中设有固定工件装置9,滑动板10可在滑轨6上移动,传动丝杆4、滑动板10、刀座连为一体,支承体7上设有附电机11,附电机轴上设有传动齿轮14,传动齿轮14连接设在传动丝杆4上且与其相对应的丝杆齿轮16,减速器轴5上设有电磁离合装置。
电磁离合装置包括电磁铁28、牵引体24、传动滑块20、链轮17,电磁铁28和固定架26固定在床体1上,导向轮27装在固定架26上,电磁铁28通过导向轮27与牵引体24连接,牵引体24内设有轴承23并与传动滑块20相接,传动滑块20可绕牵引体24转动,传动滑块20内设有弹簧21、弹簧固定块22,弹簧固定块22固定在减速器轴5上,传动滑块20开有滑槽30,减速器轴5设有与滑槽30相对应的固定键29,传动滑块20套在减速器轴5的对应位置上,传动滑块20可沿减速器轴5移动,传动滑块20端面设有与链轮靠背19相对应的靠背。
当本实用新型对工件进行拉削作业时,电磁铁28不工作,由于传动滑块20内装有弹簧2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传动滑块20上的靠背与链轮17上的靠背19紧密连接,此时,主电机2通过减速器3带动传动滑块20转动,传动滑块20通过靠背带动链轮17旋转,链轮17通过链条和丝杆链轮15带动传动丝杆4对工件进行加工,此时,拉削力矩较大,所需功率较大。当拉削作业完成后,此时无拉削力,所需功率较小,通过电路控制,使主电机2停止工作,并起动附电机11和电磁铁28,附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14带动丝杆链轮15,丝杆链轮15带动传动丝杆4回刀,与此同时,电磁铁28吸合,并通过链条25、导向轮27牵引牵引体24,牵引体24拉动传动滑块20,使传动滑块20沿减速器轴5移动,传动滑块20端面上的靠背脱离链轮靠背19,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链轮轴承18的作用,链轮17绕着减速器轴5空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华锋;翁华轩,未经翁华锋;翁华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