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渔船用海水淡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8450.8 | 申请日: | 200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332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06 |
发明(设计)人: | 韩鸿兴;朱仁初;卫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鸿兴;朱仁初;卫南良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C0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浦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船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特别是渔船用海水淡化装置。
通常具有100℃的废热是随处可见的,特别是一些中小型船队上,这种余热更多。对于远洋捕捞的渔船,航行远,作业时间长,因此虽然在启航时带足大量淡水,但中间还要补充淡水,通常采用补给船形式提供,但也有在国外附近港口,卖掉捕捞的海鲜换取淡水和食品。因此能有简单易行又能余热利用的海水淡化装置是十分需要的。
通常用太阳海水淡化装置时,太阳辐射能透过透明物体进入有吸收红外线接收元件的物体,如黑体涂层等,吸收辐射热量,使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其中部分水分子得到能量离开海水表面进入玻璃罩壳的空间,由于水分子能量较大,温度高,它往顶部飞翔,而罩壳中的空气由于受外界冷却温度较低,向海水表面流动,这样形成水蒸汽与空气对流,由于温差存在,就相互扩散。水蒸汽一方面冷却,另一方面由于扩散分压也降低,当它运动到罩壳表面时,受到外界进一步冷却,凝结为水。由于重力作用,沿着罩壳流向储水槽,作用原理如图1所示,(1)为顶棚可以用玻璃也可用透光塑料等,水蒸汽在顶棚上形成水滴(4),并向水沟集中流向水槽(3),蒸发盘(2)不断由海水入口(5)提供海水,而蒸发淡水后的浓海水不断放出,得到连续工作的目的,但是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受着气候条件的影响,海水淡化量很少,不能解决渔船渔民淡水供应。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渔船用海水淡化装置,此种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造价低,能解决渔船渔民的用水,使该船的作业时间增长,捕捞能力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槽(3)、换热器(5)、蒸发器(6)、水蒸汽冷凝储水槽(8)和淡水贮槽(9)。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加热器的热源是利用渔船排出的废热气,海水槽内海水加热前设置磁化器(1)和泡沫分离器(2),海水先经过磁化器磁化,磁化处理后生成的Na、Mg、Ca等类成为松散泥渣,用网栅除去,再经过泡沫分离器分离,磁化后的海水进入海水槽加热时,海水槽内还设置磁性球(4),对海水再次磁化纯净,渔船废热气用管子接入换热器内,废热气管在换热器内具有循徊形式后通出换热器外,换热器内设置由毛细状吸湿物质组成的蒸发器(6),毛细状吸湿物质部分浸在海水中,部分在蒸发器,废热气管加热毛细吸湿物质,磁化器内设有去酸性物质的永磁装置。水蒸汽冷凝器采用罩壳结构,材质用玻璃或者透光有机玻璃或者是塑料。本实用新型装置内所有容器和管道采用不锈钢或聚乙烯无毒硬塑料等防腐材料。
下面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实施例:附图2中(1)磁化器,(2)泡沫分离器,(3)海水槽,(4)磁化球,(5)换热器,(6)蒸发器,(7)罩壳,(8)水蒸汽冷凝贮水槽,(9)贮水柜,(10)水蒸汽水滴,(11)废热气管,(12)网栅。换热器导入热量与蒸发器上的多孔性吸湿物质接触,使束缚在多孔性物质上的水分子得到能量,离开多孔性物质向旧壳空间飞去,而多孔性物质继续吸附能量较低的水分子,使能量较低水分子不断向上飞腾,因此不断吸入海水,并且盐分子不断留在多孔性物质的表面。
进入海水在经过海水导入管时应该通过磁化器(1)处理,使Na、Mg、Ca等盐类成为松散泥渣被网栅(12)阻挡,很少进入毛细状吸湿物质。
飞向罩壳空间的水分子由于温度较高能量较大向罩壳上部上升,而罩壳中的气体因为受到罩壳外的冷风冷却温度较低,因此下沉,这样形成气体和蒸汽之间对流。当水分子(或叫水蒸汽)与罩壳壁面接触时被冷却,凝结为水,由于重力作用,沿罩壳向下流动,最后流入罩壳下部储水槽(8)内,并从储水槽流向储水柜(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鸿兴;朱仁初;卫南良,未经韩鸿兴;朱仁初;卫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