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装真空开关和内置避雷器油浸小型箱变无效
申请号: | 00212902.7 | 申请日: | 200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6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全;腾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全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1F27/00;H01H33/66;H01T4/08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琦 |
地址: | 124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开关 内置 避雷器 小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变压器设备产品,特别是一种使用真空开关和避雷器的油浸小型箱变。
现行我国10KV电网供电多年来采用变压器台的方式,近来又采用美式箱变,该箱变适用于大电流接地系统,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箱变的负荷开关在关合中,因电弧作用造成变压器油污染,从而降低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装真空开关和避雷器的油浸小型箱变,它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电弧作用造成变压器油污染,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近距离避雷器的设计,增强了箱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高压电缆(1)、避雷器(2)、变压器(3)、电流互感器LH、真空断路器DL、电机DJ、电流继电器LJ、延时中间继电器ZSJ、整流桥Q1、Q2、跳闸线圈TQ1、TQ2组成,其中高压电缆(1)与电流互感器LH、真空断路器DL、变压器(3)顺序连接,在真空断路器DL、变压器(3)间接有避雷器(2),电流互感器LH与电流继电器LJ、延时中间继电器ZSJ、整流桥Q2、跳闸线圈TQ2、真空断路器DL、电机DJ连接,电流继电器LJ一端与整流桥Q1、跳闸线圈TQ1、TQ2连接,其节点连接中间继电器ZST节点连接Q2和TQ2。
当变压器或断路器发生相间故障时,由于电流I1很大,电流互感器(LH)二次电流I2经电流继电器LJ至整流桥Q1经整流后流过跳闸线圈TQ1的电流超过起动值,于是TQ1动作继路器操作机构的挂钩脱扣,真空断路器跳开,瞬间切断故障,实现速断保护。
当故障电流小于速断定值大于过电流保护定值时,继电器LJ起动,其节点闭合,带延时闭合节点的中间继电器ZST节点闭合,使整流桥Q2受电,跳闸线圈TQ2起动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挂钩脱扣,断路器断开故障,实现过电流保护,从而解决了负荷开关正常操作污染变压器油问题,提高箱变绝缘水平。
避雷器仓使避雷器伸入变压器内部,与高压绕组并连接,使氧化锌避雷器之残压真正成为绕组所受电压,提高箱变过电压防护水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真空断路器侧装于箱变中以及在真空断路器和变压器之间采用嵌入式氧化锌避雷器的保护,实现定时限过流和电流速断保护取代熔丝,提高保护装置的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提高箱变安全运行水平,真空断路器动作次数是负荷开关的数百倍,从而提高了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从图中看出,本实用新型它由高压电缆1、避雷器2、变压器3、电流互感器LH、真空断路器DL、电机DJ、电流继电器LJ、延时中间继电器ZSJ、整流桥Q1、Q2、跳闸线圈TQ1、TQ2组成,将ZW1-10G/630-125型真空断路器DL,相间距从100mm改为60mm使器身缩小,操作机构4与真空断路器DL间加装法兰盘,箱变面盘侧开孔,焊接法兰盘,将真空断路器DL装入油箱,而机构露在面盘外,以便操作。
用尼龙(或DMC)加工避雷器仓,将硅橡胶绝缘氧化锌避雷器裙边削去,高压端向里装入仓中,在面盘上大约与变压器绕组引出线等高处开孔嵌入避雷器仓,使避雷器与绕组连线最短。
真空断路器装到箱变上,一举取代了美国箱变的后备熔丝和插拔熔丝,及负荷开关。负荷开关关合中因灭弧面必然造成变压器油污染,动作次数越小,油绝缘水平越低。负荷开关的设计关合次数只有二三十次,真空断路器厂家保证关合10000次,使用寿命是前者的300余倍,从而使控制设备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断路器操作机构可电动跳闸,因此而使我的箱变实现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从性能上比熔缘保护上了一个档次,并为实现保护装置模块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础。操作机构可以电动合闸,可以实现远方操作,从而为配电网自动化打开了方便之门。避雷器仓使避雷器伸入变压器内部,与高压绕组并连接,提高箱变过电压防护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全,未经王德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2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