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多叶光栅无效
申请号: | 00210255.2 | 申请日: | 200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华;李琦;韩军;温铭;崔美玉;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肿瘤 放射 治疗 光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放射治疗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实施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多叶光栅。
多叶光栅作为实施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重要设备,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应用。同传统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使用多叶光栅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能够在有效杀灭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有效的提高治疗增益比。多叶光栅由多对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用重金属材料制造,所采用的重金属材料应能对放射线产生较强的阻挡作用。在多叶光栅处于闭合状态时,它能够有效的阻止放射线通过,在工作状态下,可将出射的放射线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现有的应用中,多叶光栅叶片的形状一般采用矩形截面设计,为了减少叶片间的缝隙引起的射线泄漏,也有采用凸凹形截面设计的,但不论是矩形截面的叶片还是凸凹形截面的叶片,在治疗中都存在着侧向的穿透半影。而且,这种叶片形状无论如何设计,都无法消除端面的穿透半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消除多叶光栅中叶片的穿透半影问题,使剂量分布上边缘更加清晰的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多叶光栅。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多叶光栅,其特征在于:多叶光栅为双层,上下两层叶片的上下端平面均垂直于光源与治疗等中心点的连线,每层多叶光栅的中心点均位于此连线上,每个叶片的截面形状为侧梯形,侧梯形的上下底边平行,分别构成本层多叶光栅的上下端面,侧梯形的两个侧边所在的两个平面的延长相交之直线过光源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中多叶光栅为双层双聚焦式,可有效地消除多叶光栅放射治疗中的穿透半影,使边缘剂量分布进一步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剂量分布的总体效果,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使用双层双聚焦式多叶光栅技术,既可以实现扫描式治疗,也可以实现分层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该技术都能够有效地消除剂量重叠区,从而有效地避免欠照射和过照射的现象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叶光栅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叶光栅的X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叶光栅的Y向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双聚焦式多叶光栅,其多叶光栅为双层叶片方式,上下两层叶片的上下端平面均垂直于光源与治疗等中心点的连线,上下两层多叶光栅的中心点亦位于此连线上;每个叶片的截面形状都采用侧梯形结构,侧梯形的上下底边平行,分别构成本层多叶光栅的上下端面,侧梯形的高即为本层叶片的屏敝厚度,侧梯形的两个侧边所在的两个平面的延长相交之直线过光源点。多叶光栅每个叶片的后面均有一独立的驱动机构,可按指令控制每个叶片的进退。驱动机构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在图中给出了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1为射线源,2为Y向多叶光栅,3为叶片驱动电机,4为X向多叶光栅,5为等中心平面射野,6为等中心平面,箭头所示为叶片运动方向。如图所示,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形状,可在垂直于叶片运动的方向上消除穿透半影;又因叶片为双层,上下两层叶片的排列方向是垂直的(也可以取其他角度),从而可在X和Y两个方向上消除半影,达到双聚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0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平直高清晰度显像管
- 下一篇:尿湿音乐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