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自救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8121.0 | 申请日: | 200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明;吴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小明;吴飞龙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114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自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自救器。
高楼起火是一种常见的灾害,而因烟火封住了楼道,人们在窗口或楼顶等待救援的情景和跳楼致死的现象屡有发生,地震灾毒也是如此。目前市场上尚未有一种操作方便、实用的救生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高楼自救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楼自救器包括壳体、绳圈轮、主刹车架、刹车皮、钢丝绳、摩擦轮、卡口、导向轮,壳体上开有扶手孔及座位孔,导向轮、摩擦轮设在壳体内中部上方,摩擦轮的侧面设有摩擦片,摩擦片由弹簧及手轮控制,绳圈轮由主托轮、小托轮支撑在壳体内,套在座位孔上,钢丝绳一端与卡口相接设在壳体外,另一端经导向轮套在摩擦轮上之后,再固定在绳圈轮上,壳体内还设有主刹车架,副刹车架,主、副刹车架与绳圈轮内圈间设置刹车皮,主刹车架由刹车把、弹簧控制,副刹车架由设置在壳体上的调节螺丝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高楼自救器外形美观、操作方便、实用,可调节下滑速度,同时设置了刹车装置,安全性能高,使用时可个人携带操作自救,也可救送他人,并可反复多次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面剖示图。
高楼自救器包括壳体1、17、绳圈轮4、主刹车架10、刹车皮7、钢丝绳13、摩擦轮14、卡口15、导向轮20,壳体1、17上开有扶身孔21及座位孔2,导向轮20、摩擦轮14设在壳体1、17内中部上方,摩擦轮14的侧面设有摩擦片19、弹簧、手轮16,转动手轮16可调节摩擦片19与摩擦轮14的摩擦力,绳圈轮4由主托轮9、小托轮3支撑在壳体1、17内,套在座位孔2上,绳圈轮4可在主托轮9、小托轮3上转动,钢丝绳12一端与卡口15相接设在壳体外,另一端经导向轮20套在摩擦轮14上之后,再固定在绳圈轮4上。壳体1、17内还设有主刹车架10、副刹车架5,主、副刹车架10、5与绳圈轮4内圈间分别设置刹车皮7、6,主刹车架10一端与刹车把11相连,主刹车架10与壳体1、17之间还设有弹簧8,在弹簧8的作用下刹车皮7与绳圈轮4内圈处于摩擦状态,壳体1、17上还设有挂钩12,副刹车架5由设置在壳体1、17上的调节螺丝18控制,刹车片6与绳圈轮4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高楼自救器工作原理:
将卡口15固定后,人可坐入座位孔2中,用双手插入扶手孔21中,并握住刹车把11,控制刹车把11使主刹在架10上的刹车皮7脱离绳圈轮4,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绳圈轮4转动,使整个自救器下滑,通过转动手轮16,可调节摩擦片19与摩擦轮14的摩擦系数,以控制下滑速度,为防止下滑速度过快,在使用之前可通过调节螺丝18预先调节副刹车架5上的刹车皮6与绳圈轮4的摩擦系数。收绳时,先将刹车把11勾住挂钩12,使刹车皮7脱离绳圈轮4,再将转动手轮16、使摩擦片19脱离摩擦轮14,然后打开壳体,转动绳圈轮4便可将绳收入自救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小明;吴飞龙,未经马小明;吴飞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硝酸钙的吸收装置
- 下一篇:双绳卷扬机钢丝绳平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