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残留注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7760.4 | 申请日: | 200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世庚;李林风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留 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范畴,特别是一种无残留注射装置。
注射器通常配合注射针使用,使用后注射器的锥头孔和注射针的针座内都留有残留液,无法全部注射完。残留液不但造成浪费药液,而且会影响疗效。
为解决此问题,我国对注射器残留量作了限制性规定,其中1毫升的注射器残留量不得超过0.06毫升(不含注射针座的残留量)。但小剂量注射残留量仍占很大的比例。如注射卡介苗,每人每次的注射量为0.1毫升,而残留量就可能大于0.06毫升(含针座内的残留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残留注射装置,它能有效地防止产生残留又能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残留注射装置主要由外套、活塞、针管和护套组成。活塞在外套内,外套封闭端与锥头连接在一起,锥头的正中有一个锥头孔。注射针的针管固定于锥头孔内,护套套在外套的锥头外面。
本实用新型只需将针管固定于外套的锥头孔内,生产工艺特别简单。这种注射装置的锥头孔被填塞,又没有针座,不但消除了产生残留液的因素,而且由于工艺简单、原材料减少使成本降低。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残留注射装置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无残留注射装置包括1个外套主体(1),在主体的锥头孔(2)内插入1支针管(3)并使之固定,针管(3)的护套(4)套在锥头(5)外。
使用时先取下护套(4),在外套(1)内的活塞(6)向外套(1)的开口端滑动产生负压,药液经与外套(1)连接的针管(3)吸入外套(1)内。注射时活塞(6)向外套(1)的封底端滑动产生正压,药液经注射针管(3)注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世庚;李林风,未经谢世庚;李林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7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烟火柴联体集装烟盒
- 下一篇:一种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