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视镜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04886.8 | 申请日: | 200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豫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豫台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不易弯曲、不易破损、不易折断与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在目前一般人的生活中,摩托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代步工具,所以在大街小巷中都停放、穿梭着许多的摩托车,尤其是在比较繁荣热闹的地区里面,每块地土寸土寸金,因此往往连一部摩托车的停车位都无法提供,所以常见大量摩托车会车、并排行车或并排停靠,更无法避免二侧突出于摩托车车体的常用后视镜造成摩托车间相互干涉碰撞,上述问题已成为一般摩托车驾驶人的梦魇,更是许多交通意外发生的主因,所以很多的驾驶人也就因此把常用后视镜拆除,形成另一潜伏的危机;另外,由于现代人的营养愈来愈好,所以国民身高也愈来愈高大,但是市面上所卖的摩托车中,常用后视镜的结构都是固定式,因此无法随使用者身高调整,常使驾驶人在行驶中放弃视察后视镜,而自行转头回视后方,造成更多的危险意外;因此,目前很多的摩托车使用者都在寻找一种可以解决摩托车常用后视镜问题的新结构。
常用后视镜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此种常用的后视镜结构是以一具卡制凹槽11的镜面壳10、一具卡制凸杆12的镜杆13与照后镜面14所组合而成;以上结构是目前市面上所贩卖摩托车中,最为常见的常用后视镜结构,在此不再对其组合位置多做赘述,但是以上结构在实际运用之后,会产生下列的问题:
其一,由于此种常用后视镜结构的镜面壳10与镜杆13组合后,镜面壳10会由二侧突出于摩托车车体,所以常会在摩托车会车、并排行车或并排停靠时相互干涉碰撞,不但造成驾驶人的不便与危险,更令许多的使用者不愿意装设此种常用后视镜,形成行驶时更大的潜在危机;
其二,仍是因为镜面壳10会由二侧突出于摩托车车体,所以当摩托车倾倒、滑倒于地时,镜面壳10、后视镜面14与镜杆13会碰撞地面,不但后视镜面14容易破裂,且螺设在摩托车本体的镜杆13也十分容易因之弯曲,甚至折断,造成使用者金钱的浪费,并会使许多的使用者不顾意再次装设此种常用后视镜,变成马路上更多的潜在危机;
其三,此种常用后视镜结构的镜面壳10与镜杆13组合后,是具有一固定高度,且无法再行调整,故若驾驶入身高较为高大时,驾驶人需把头部向左下、右下倾转,才能看到左、右照后镜面14里的影像,而这种动作在摩托车行驶中是极端危险的;所以,针对以上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目,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详思细索,并积近三十年骑乘各种不同厂牌、型式摩托车的经验,再以之为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终而得以研发出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且不易弯曲、破损、折断与视察方便的新型后视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镜杆是采用内、外杆二段式套合,且在内杆设活动卡制元件、在外杆设置相对应的通孔,运用此种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依照骑乘者的身高任意调整镜杆长度;因此确实是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弯曲、不易破损、不易折断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向前然后偏里面一点折曲的镜杆,使得车在倾倒、滑倒于地时,照后镜不会碰撞地面,故后视镜不再容易折断、破损、弯曲;因此确实是一种不易折断、破损、弯曲的照后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镜面体可调整设置在此眼部略高一点的位置,故骑乘者不再需要偏转及低下头部,只要向左、右略为侧视便可清楚视察后方,可保障行车的安全,因此确实是一种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视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弯折杆,是一呈ㄣ字型弯曲的杆体,在杆体下端设置有螺纹,且利用螺纹端锁固在机动车辆上;一内镜杆,是一对应固设在弯折杆杆体上的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管体上开设有预设数目通孔,并在管体内设置有预设数目呈ㄟ字型的卡簧,该卡簧的一端具一凸出部,其凸出部一侧为圆滑斜坡,而另一侧为陡峭阶梯形坡,且令卡簧的凸出部露出管体的预设数目通孔外;一外镜杆,是一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管体上开设有预设数目通孔,且下端对应套设在内镜杆之处,在其管体上开设有对应内镜杆的预设数目通孔的通孔;一镜面体,是一具有镜子的壳体,且是固设在外镜杆上端。该镜面体的镜子可以是凸面镜。该内镜杆的卡簧一侧端部可加设一凸出部,并在内镜杆对应卡簧凸出部的位置设置一圆形通孔,运用以上结构可加强卡簧与内镜杆间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豫台,未经徐豫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黏贴辅助工具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