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撞球台的球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04727.6 | 申请日: | 200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丰裕 |
主分类号: | A63F7/00 | 分类号: | A63F7/00;A63D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的滚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降低摩擦力,以达到增快球速减少噪音的双重功效的撞球台的球轨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习用的撞球台的球轨结构,其是将四支铁条91焊接于U形环92与U形固定板93上,再将焊接完成的轨道浸于熔融状态的橡胶中,使整个轨道表面包覆有一层橡胶层94而构成整体结构。
由于该橡胶层94是借由熔融状态的橡胶的黏性而黏附于铁条91表面,因此冷却后所形成的橡胶层94会产生厚薄不一的情况,而造成橡胶层94的表面高低不平,再加上软质的橡胶层94受球95的重力压迫而使球95与橡胶层94形成面的接触,如图3所示,如此一来,便会使球95与橡胶层94的磨擦力变大,进而使球95的滚动速度变慢且产生噪音。更甚者,老化后的橡胶94会变质产生黏性,球95经过轨道便会沾染变质且具黏性的橡胶,使球95滚动不顺畅。
如上所述的球轨结构,其制造过程十分费事,不仅要以焊接将铁条91与U形环92及固定板93结合一起,更要在焊接完成后沾浸橡胶,再等待橡胶冷却后才算完成,故其制造成本颇高,且生产完成后的球轨体积相当大,运输或库存均不便,且会提高成本,故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撞球台的球轨结构,由于肋的横断面概呈矩形,故肋与球仅是线的接触,能降低磨擦力,以达到增快球速,减少噪音而能安静快速击球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撞球台球轨结构,借由多个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的轨道本体接合成完整的轨道,使其能达到降低成本、便于制造且能减少运输体积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撞球台的球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本体,该轨道本体底板上缘两侧分别具有一向上凸起的肋,且其横断面概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肋的横断面概呈矩形,故肋与球仅是线的接触,而能降低磨擦力,以达到增快球速,减少噪音而能安静快速击球的功效。且具有降低成本、便于制造及减少运输体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撞球台的球轨结构,该轨道本体的顶缘两侧的一端凸伸有一卡钩,另一端具有一卡合孔,且其中一侧的顶缘具有多数个向上延伸的固定板,该底板于对应顶缘具卡钩的一端凸伸有一卡钩,而底板的另一端具有卡合孔。
前述的撞球台的球轨结构,该轨道本体是塑胶射出一体成型。
前述的撞球台的球轨结构,该轨道本体是呈穿透的网格状的形态。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撞球台球轨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撞球台球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图2所示A-A部位的剖视图。
图2B是图2所示B-B部位的剖视图。
图3是习用撞球台球轨与球接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本体与球接触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数个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的轨道本体1,该轨道本体1的横断面概呈U形,且其具有预定的宽度及深度并呈通空的网格状的形态,该轨道本体1的顶缘两侧各延伸有一补强板11,该补强板11的一端下缘各凸伸有一卡钩12,另一端具有一卡合孔13,且其中一侧的补强板11具有多数个向上延伸的固定板14,该轨道本体1的底板15上缘两侧分别具有一向上凸起的肋16,该肋16是随轨道本体1的底板15延伸,且其横断面概呈矩形,该底板15在对应补强板11具卡钩12的一端的上缘凸伸有一卡钩17,而底板15的另一端具有卡合孔18。
生产时,由于各个轨道本体1是塑胶射出一体成型且体积较小,故便于制造、运输及库存,且能降低制造成本。组装时,则将轨道本体1的补强板11下缘的卡钩12及底板15上缘的卡钩17分别卡钩住另一轨道本体2的补强板21上的卡合孔23及底板25上的卡合孔28中,如图5所示,借由卡钩12、17一下、一上的卡钩于卡合孔23、28,使二轨道本体1、2能稳固接合成一完整的轨道,组装上亦十分便利。
更重要的是,由于肋16的横断面概呈矩形,故球3在肋16上滚动时,球3与肋16间的接触是线的接触,如图6所示,且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的肋16其表面十分平整,故球3在肋16上滚动时磨擦力相当小,因此可提高球3的滚动速度并减少噪音,达到安静且快速击球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丰裕,未经刘丰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香与念佛机结合装置
- 下一篇:灯泡烫珠转盘驱动装置